常念別人的好
【山西】李滿喜
記得母親生前經常向我們提及在家庭生活困難時受人幫助接濟的情形,並經常向我們說:要常念別人的好。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多年相處的好友會突然反目,一個會指責對方忘恩負義,一個會報怨對方無情無義;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對人施之援手的一方會提出附帶條件,受人幫助之人會覺得被人要挾,這樣一來,原本“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竟變成“送人玫瑰,手要丁香”,究其原因,雙方都把幫助看成了施舍,把感恩化作了交換,並不念及對方的好了。
人生中不如意事常居八九,每到此時,我們應當常想想生活中那些感動過我們的人和事,常念及別人的好,每每也就神清氣爽,泰然自若了。古時,韓信不忘一飯之贈,故稱大將軍;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乃爲忠義。人生中誰不曾遭逢困頓,生活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或許,別人的一句暖心的話語會開啓我們迷茫的心智,別人善意的手臂將助我們邁出堅實的步履。它們像一滴甘露使發黃的麥苗返青,它們似一縷暖陽讓堅冰消融,我們應當爲這樣的言辭而感動,我們也應爲這樣的善舉而銘心。
有的人過于計較利害得失,在交往中定要五兩換岀半斤,今日我送你一頭蒜,明日你定當還我一棵蔥,天平的兩側要時時對稱,忽有一日驟雨急風,一側砝碼失衡,便會把對方的好“清零”,痛心于往日的付出,追悔于目不識人;有的人常感歎世道人心,挂在嘴邊的是知恩圖報,經常談的是不必較真,可當一件小事未能如願,一場誤會因差錯而生,心中便埋下怨恨,好友也只當路人。
生活中一時的失意並不代表烏雲不去,我們不需要怨天,也不需要怨地,常想想快樂的過去,就會奮發不止;朋友間偶爾的芥蒂並不表示友誼終止,沒必要反目,沒必要對峙,常念及對方的好,就會友情如昔。常念及對方的好,是種下的玫瑰開出了花朵;常念及對方的好,是廣闊的胸懷吞吐了天地。
母親的一生是坎坷的,但因她常念別人的好,她便常常知足快意。我們每個人如果常念別人的好,生活中將是陽光縷縷。
摘自《禅露》201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