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靜思
羅其鳳
我站在陽臺上,靜靜地凝視遠方。
鄉村中的燈火在遠處閃亮,星星點點,好不漂亮。蓦然擡頭,偌大的天空中居然只有一輪圓月。這時我才發覺今晚是一個無星的月夜。
春姑娘已邁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靠近,只是自己未曾留意她的存在。世事就是這般無形,無形在別人還沒有醒悟時已悄悄來臨。
喔,小草正重抖精神努力地掙紮,破土而出。柳樹正在吐出新芽,准備爲人們擋住炎炎夏日。桃花正爭豔盛開,散放出誘人的芬芳……我的思緒沸騰起來,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經春風一吹,頓時顯出勃勃生機,而今晚懸在高空中的明月,相比之下顯得有點淒涼孤獨。
“你自己不也是和圓月一樣孤獨嗎?既要爲明月抱不平,何不同情可憐自己,在心中燃起一柱香,靜靜地思考一番呢?”
記得半年前,也是一個無星的月夜。
那時,我剛踏出校門不久,對中考失利萬分痛心,常常會因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情緒低落或爆發出一些莫名的牢騷。
漫步于街頭,心似被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樣樣俱全,無暇顧及人們歡樂的容顔,更無法用心去感受笑的念頭。好像自己是藏在一朵冰花裏的蕊心,與世隔絕,與世無爭。我選了一條石凳坐下,靠著一棵小樹,任一切似哀似怨、似喜似樂的人影從眼前掠過。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自己在這段時間裏想了什麼,只是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
深秋的夜黑得快,街上的行人已寥寥無幾。看表已是九點多了。還想再坐一會兒,癡癡地發一會呆,因爲只有此時,我才可以出奇地忘記中考給我帶來的打擊。
“焚香靜思嗎?”一個聲音將我驚醒,我向發聲的地方望去,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站著一位叁十來歲的和尚。他一身杏黃僧袍,手裏拿著一卷經書,一種“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苦修模樣。我很快扭頭過去,並沒回答他的話,內心深處不斷重複幾個字眼:“假和尚,一定是爲了錢才出家。”不禁又瞟了他一眼,他站在原地不動,也沒有因我的不遜態度而生氣。
“人類的得與失、成與敗、悲與歡都是前世和今世的行爲造成的,你爲何不勇敢地面對現實,正視人生呢?只要努力行善,每個人都可能順利地走完自己的漫漫人生路。放開胸襟,尋找新的開始,相信你就不會因現在的失落而感到沮喪了。”他說。
我瞪大眼睛驚訝地望著他。沒有想到,他竟會說出這般剛毅有力的話。看來,當代和尚並非如人們所認爲的那樣,是爲了物質享受而出家,僞裝自己。他們中確實也有爲精神、爲靈魂而生活的。一股欽敬之心油然而生,我肅然望著他……
他見我無語,繼續說:“經文中常提到生死苦海,無盡無邊;善惡苦樂,輪轉不止。一切因果關系是如此循環的,如果不嘗嘗苦的滋味,又怎會品味出甜的滋潤?其實,我們出家人偶而也會因無法擺脫紅塵之夢而苦惱。這時,我就會默默地在心中燃起一柱香,靜靜地思慮一番,讓那些翻滾的思緒漸漸平息,也就是所謂的“焚香靜思”。這樣自然就容易達到忘我境地。剛才路過這裏,見你心事重重,所以就勸勸你,你以後遇到挫折,但願你能想起焚香靜思,這樣才不至于墜進痛苦深淵。菩薩會保佑你的,南無阿彌陀佛!”他說完便大踏步地走了。
我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沈思良久,良久……
突然,我似有所悟,深深地舒了一口氣,身心也像輕松了許多,難道這就是焚香靜思嗎?
我仰起頭,月亮西沈了許多。是的,今晚月亮雖然沒有星星陪伴,但她還不是一樣發出皎潔的光嗎?
摘自《普陀山佛教》1999年夏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