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悲精滴▪P9

  ..續本文上一頁,一起共處的時間就更短了。而我同大家的師徒關系,有的則已長達二十多年。即使在朝拜五臺山(八七年)之後來到學院的,也比我同父母共處的時間還要長。並且我對自己的弟子們也已傳授了《佛子行》,乃至無上密乘的諸多法要。即使抛開這些,僅就世間意義上的師徒關系而言,世人尚且知道“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出家人當然更應該做恭敬承侍上師的表率,千萬不可隨意誹謗,即使上師真的存在過失也不可妄加指責。如果有人來到上師面前,講述他人對上師的信心和恭敬之處,對于這種行爲,大家都應當學習。作爲合格的弟子,也不應要求上師只是眷顧自己,疏遠他人。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大家對上師身邊的侍從也不要不以爲然。不過,雖然末法時代的衆生熱衷于談論他人的是非短長,但經過我的仔細觀察,建院二十年來,還沒有誰在背後議論過我,這一點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雖然上師用佛法來饒益衆生,但仍然有一些弟子會陽奉陰違,並暗中批評、損害上師。例如有人對上師的言教並不信服,說什麼:“這些話雖然是我們上師親口所講,但其觀點卻是錯誤的。”也有人說:“我們的上師如今已經老朽了,整天糊裏糊塗,脾氣古怪,變得十分不近人情。”甚至還有人說:“上師在經堂裏面講法的時候,由于錯誤連篇,故而我在下面感到十分羞恥,所以就用披單將頭蒙上。”像這樣的誹謗上師一定會有很大的過失。當年我在石渠求學時,也曾聽到個別弟子暗中誹謗托嗄如意寶。像托嗄如意寶這樣的如來正等正覺也會遭到誹謗,更何況其他人呢?!所以作爲弟子,對上師一定要觀修清淨心。即使上師在課堂上講話較多,時間也比較長,也不能心生厭煩。因爲上師面對數以千講的僧衆,即使其中只有一個人行持非法,也不得不在課堂上加以糾正。同時,上師將每一個弟子都應作自己的兒女一般看待,並且時時爲大家宣講佛陀的種種教言。所以作爲弟子,也應將上師看成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

  還有一些弟子言行不一,當上師想要離開他們,去其他地方時,他們會熱情地勸請上師留下。一旦上師果真留下來,他們自己又會離開上師。另外一些人則不能長期在上師身邊依止聽法,而是心神不定地四處亂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行蹤難料、神出鬼沒。

  在我們身邊,還有人爲道友胡亂授記,勸人家不要聞思,到其他的什麼地方閉關,說什麼只有如此才能遣滅災障,消除罪業。實際上,我們每天所修的法要都相當殊勝,如若依靠這些不能遣除違緣,利用其它方式就更是癡心妄想。因此這種人並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其行爲輕浮如同飄鴻,終日隨波逐流,是真正的瘋狂者。

  不過,無論怎樣,我對大多數弟子是不會真正生起厭煩心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自己乃至所有眷屬,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弟子總喜歡吹毛求疵,他人無論從事任何事情,他們都會站在一旁指手畫腳,橫加指責。盡管有時別人的行爲已經非常如法,他們卻仍然要無事生非、雞蛋裏面挑骨頭。例如當他們精進修持善法,猛厲行持菩提大道的時候,必然會舍棄一切世間八法。于是這些人便在背後悄悄議論,指責他對人情世故一竅不通,沒有處理世間事物的能力,除了清淨戒律以外,一無所長,因而非常可憐!與此相反,如果那位修行人稍微隨順世間法,這些人也同樣會做出激烈的反應,譏諷他人情練達、老于世故,終日沈醉于世間八風,像狗那樣對任何人十分親熱!這些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對他人生起歡喜之心,于身邊的事物也永遠不會滿意。無論別人對他如何隨順,都只能得到他們的閑言碎語,遭到他們的誹謗。

  當今的世人就是這樣,即使是對衆生具有無邊利益的事情,但只要損害了他的一己私欲,他也會認爲做這些事有很大的過患,因此別人做這些事情的功德在他們眼中也必會成爲心頭刺。這些人將自己的過失看成別人的過失,自己的缺陷當作他人的缺陷,就像《格言寶藏論》中舉出的例子那樣:天生一只腳的“真達”人,見到兩只腳的同類,便會譏諷嘲笑。不過讓人悲哀的是,這世上又有多少個這種倨傲無禮的淺薄之徒啊!

  末法時代的衆生的確十分惡劣,大多數忙于指責他人,卻不知省察己過,對于別人饒益衆生的事業,不僅不能隨喜贊歎,還冤枉妒忌。在背後議論他人的是非短長、說叁道四,當面卻點頭哈腰、阿谀奉承,實是末法時代衆生的拿手好戲。

  有人對上師叁寶並不具備信心,也無法同旁人和睦相處,他們平日常常議論他人過失,而自己之身語意叁門則遠非調柔。當上師和道友好心相勸,希望能對他們加以幫助時,這些人非但充耳不聞,反而振振有詞,甚至反咬一口,指責上師和道友的諸多過失,借以挑撥是非。這些人對很多道理本來十分清楚,卻仍然在他人面前裝腔作勢。這些虛僞之人的虛僞行爲,實在令人作嘔。另外有些惡劣之人,其貪婪之心就像破舊的房屋,即使天天維修也會漏水。當別人懷著慈悲之心幫助他們時,他們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例如某些乞丐今天得到一百元,明天就希望別人能施舍一千元,否則心中就會十分失望。同樣,上師對弟子越是慈悲,弟子對上師的要求也越多。一旦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心生怨恨,在外面爲上師造謠生事,像這樣的弟子真是不可雕琢的朽木。

  而上師對弟子所作的殊勝開示,弟子也往往當作耳邊風,似乎這些珍貴的教言就像是一碗毫無味道的面粉。他們不喜歡選擇能帶來人生究竟利益的甚深佛法,卻熱衷于撈取有漏財富和世間人的稍許贊歎。這些弟子對施與無上法要的上師不能知恩、報恩,反而對給予財物的人唯命是從。還有些弟子認爲自己能夠在上師面前聽聞佛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上師應該對他感激不盡。否則離了像他這樣的弟子,上師從哪顯現其生存價值呢?這樣的念頭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上師沒有講經說法,有些弟子會不厭其煩地再叁請求;一旦上師大慈大悲開始宣講,弟子又誤認爲上師在指責自己。按道理講,上師在開示的時候的確要經常揭露弟子的諸多過失,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弟子會生起嗔恨之心,以致對這些殊勝的教言不能接受。一般而論,雖然上師已成就與佛陀無二無別的果位,但在顯現上,他們針對弟子越軌行爲的揭露又往往不留情面,很少采用溫和婉轉的語氣。其實,這並非是上師言語粗魯,更不是上師以嗔恨心訓誡他的這幫弟子。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上師的語氣不夠嚴厲,他的批評又怎能引起弟子的足夠重視?其教誨又怎能真正融入弟子的相續之中?所以,這樣的教言才是解除弟子陷于痛苦輪回的甘露良藥,才是幫助弟子走向暫時與究竟解脫的路途指南,也才是殊勝難得的金剛語。

  作爲真正的金剛上師,是不應隨順弟子的煩惱與一切頑劣陋習的。

  然而,有些弟子卻總是認爲上師對他懷有偏見,進而處處挑剔、百般刁難,這些人的所思所想可謂愚癡之極。那些真正頭腦清楚、具有智慧的人絕不會這樣理解問題,更不會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懷疑上師的動機,而是對上師所有的言傳身教全部接受。只有那些根基惡劣的弟子,才會將上師最殊勝的開導當成毒藥,認爲上師對己不滿、處事不公,一門心思想著要離開這位處處與自己“爲難”的上師。

  總而言之,末法時代的衆生煩惱重重,無論上師怎樣說、怎樣做,都很難使他們得到滿足。但是作爲弟子,我們在這方面一定要特別加以警惕:如果上師針對我們的行爲進行教誨,一定要對此生起歡喜心;如果上師所批評的人與事與我們無關,那麼我們也不必對號入座、自尋煩惱。這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作爲弟子不能正確面對上師的批評和開導,那麼在表面上恒久依止上師又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因宿世業力非常深重,他們對上師的言行舉止總是不能如法領會。每當碰到上師講經說法時,他們往往不願聽聞,卻傻乎乎地希望去搞什麼閉關修行;一旦上師讓他們閉關專修,他們則又跑到上師面前去請求宣講佛法。因此我在這裏鄭重地勸告大家,千萬不可讓此等過失也在自己身上出現。每當我們要聽聞佛法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隨意中斷傳承,否則將産生巨大的過患;而在閉關專修期間,也不要前往沒有實際意義甚至存在危險的地方,否則修法一定會遇到障礙。

  雖然有些上師以其深廣的智慧傳講顯密經續和論典,對法與非法辨析得清晰透徹、條理分明。然而,當他依據諸多經典、教言,來宣說各種宗派的不同觀點和究竟密意時,其座下弟子對上師非但不生恭敬,反而生起邪見。他們會誹謗上師所講內容過于繁雜;或自以爲是地認爲上師是在以嗔恨心批評其他宗派等等。反之,上師傳法時如果沒有涉及任何宗派之爭,只是盡心盡力地宣講自宗的種種見解,這幫弟子則又會指責上師教授的內容過于平淡,因而會生起傲慢之心,認爲自己的上師學識平庸。

  例如上師傳授《佛子行》時,很多人認爲自己已聽過不只一遍了,于是對聞法生起了極大的厭煩心。對此,我倒是要問一下,如果你確已通達《佛子行》的所有涵義,那麼對于一切顯現都是自心,心離一切戲論,一切皆不作意等等,這些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的究竟密意,又到底理解到什麼程度?可憐的是,如果我們一深入觀察便會發現,這些人往往好高鹜遠、目中無人,自以爲對佛法甚爲精通,其實卻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不了達。假如有人向他們詢問離戲、離四邊的究竟含義,他們也無法解釋。即便如此,他們卻還是要大言不慚地說什麼上師廣講佛法達過繁瑣。如果上師真的以較爲簡略的方式宣說教言,他們仍然會沒有耐心去谛聽。這些自高自大、傲慢無理的人,總以爲自己的能力已超過了上師,因而對無論古代的高僧大德,不是如今仍然健在的一些具德活佛、堪布們的教言,都不願聽聞。這些惡劣弟子的心相續當中,已經被邪念和分別念牢牢占據了。

  這些末法時代的傲慢衆生,口頭上都…

《智悲精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