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間,胸骨下面一陣疼痛,向左肩部放射,接著手足發冷,額頭出汗,胸口悶得像要炸開似的,我心中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心絞痛首次發作。
“我力持鎮靜,推開門到空氣新鮮的地方用力吸氣,兩叁分鍾以後,一切症狀緩解,漸次恢複正常,我知道危機過去了,但我已到鬼門關前打了個轉......”
這個朋友說的一點也不錯,在密不通風的房間裏,燃燒著瓦斯爐,火鍋中的熱霧充滿空間,再加上幾支老煙槍不停的抽煙吐霧,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愈來愈高,這正是誘發心絞痛最“理想”的場所。
心絞痛又名狹心症,是“缺血性心髒病”的一種,原因是血液和氧氣的供應不夠心肌需要,心肌一時缺血缺氧而發作的。這種病冬天較易發作,發作在緊張、忙碌、登樓、爬山、情緒激動,或連續抽幾支煙的時候。
香煙的煙霧中,含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一氧化碳,愈抽到末端一氧化碳愈高,高濃度的一氧化碳進入肺中,靜脈血在肺中進行氣體交換,目的是吸取空氣中的氧氣,而抽煙者吸入肺中的氣體卻含了高量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和血色素的親和力,較氧氣高叁百倍,一氧化碳和血色素結合,“糾纏”著血色素,使血色素失去吸取氧氣的能力,一支煙的一氧化碳,當然影響不了多少血色素,但一支接一支的抽,再配合上其他因素,情況就不一樣了。
再加上香煙的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同時刺激腎上腺,放出一種Catecholine的物質,這種物質能使血脂肪的濃度和血小板的粘著性增加,使心髒節律失常,跳動加速。這一切,對正常人影響尚小,但對已有冠狀動脈硬化、或發作過心絞痛的人,在在都是誘發疾病的原因。
美國研究機構報告,缺血性心髒病和心絞痛,非致死性的發病率和抽煙有關。抽煙亦爲致死性心肌梗塞症的主要危險因素,與同樣年齡的人比較,抽煙者較不抽煙者的發病率,高出二倍以上,而其危險性與抽煙的數量成正比。
支氣管炎和肺癌都是慢慢發生的,而香煙中的一氧化碳誘發心髒病,卻可能使人立即致命。
九、乳汁中的尼古丁
一個會抽煙的母親,如果她生産不久,正在哺乳期中,則她喂給嬰兒的,不僅只是乳汁,同時連尼古丁也喂到嬰兒的肚子裏。
美國洛杉矶的桑遜醫師,他曾研究過抽煙婦女,在哺乳期間對嬰兒的影響,他發現,一個抽煙的母親,她一次喂給嬰兒的乳汁,其中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分析出來注射入一只青蛙體中,足以使這只青蛙中毒。
抽煙婦女,哺乳期間多數乳汁不足,甚至于在製煙工廠中工作的女工,她雖然不抽煙,日與煙草爲伍,以致其乳汁中也有尼古丁的成分。
不僅吃乳的嬰兒受香煙的傷害,連未出世的胎兒也難幸免,根據研究資料,在懷孕期間抽煙的婦女,其所生的嬰兒,平均較不抽煙的婦女生的孩子輕一百五十到二百四十公克,而抽煙婦女的早産嬰兒,也較不抽煙者高出二至叁倍。
一個婦嬰衛生機構,以八千名孕婦做爲研究對象,結果顯示,懷孕期抽煙的婦女,其胎兒流産、死産、或産後不久死亡的危險性,較不抽煙者高兩倍,而其危險程度與其抽煙數量成正比。
胎兒何以也會受到香煙的影響呢?原因很簡單:(一)孕婦的血液裏含了較常人高出數倍的二氧化碳,相對的就降低了血液中的含氧總量;(二)尼古丁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血管收縮,使胎盤的血管血流滯緩,血量減少;(叁)胎兒在子宮裏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足夠的血液,發育自然受到影響,其他的危險性也相對的增多。
此外,香煙對其他相當多的疾病都有不良的影響,例如患有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的人,抽煙使病者疼痛發作的次數增加,也拖延了治療的時間和效果,因爲煙的毒素擾亂了胃液酸堿分泌的平衡,而尼古丁又擾亂了胃幽門的蠕動,使十二指腸液和胃液反流,這樣的後果自然是疼痛次數增加,對療效打了折扣。
原來抽煙的人,一旦戒煙,多數會體重增加。反過來說,抽煙期間體重不增加,那本來不是他正常的體重,而是新陳代謝受到煙的幹擾,因而壓抑了饑餓感使食欲降低的關系。
一個運動員如果抽上了煙,無疑的是在摧殘他自己的運動壽命,理由很簡單,所有抽香煙的人,肺功能都受到影響,抽得愈久、愈多,其肺活量也愈低,一個運動員肺活量降低的時候,他還有運動的前途嗎?
十、抽二手煙的受害者
抽煙的人燃上一枝香煙時,這支煙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有百分之叁十是散發在空氣中,再加上抽煙者所吐出的煙霧,更增加了空氣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成分,如果叁五個人在房間中抽煙,其中有一個人不抽煙,這個不抽煙者,他自空氣中所吸入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並不少于其他抽煙的幾個人——這個不抽煙而吸入煙霧毒質的人,叫做“二手煙的受害者”。
我們在火車上、餐廳裏、電影院中、辦公室裏,隨處可以看到被強迫抽二手煙的人,如果在空間大、空氣流通的場所還好,若在空間小而空氣不流通的地方,被迫抽二手煙的人,輕者感到氣悶,呼吸不暢,重者咳嗽連連,甚至會引起氣喘——如果本來有氣喘宿疾的人。
抽二手煙的傷害並不僅祗如此,甚而會嚴重到“要命”的程度,七十四年聯合報上有一則新聞,標題是“二手煙、要命!”副標題是“吞雲吐霧室內的汙染,不吸煙的反而遭殃。”新聞內容是:
“合衆國際社華盛頓五日電:美國政府一名科學家說,吸煙産生的煙霧,已成爲最能致命的室內空氣汙染物之一,而且預計美國境內,一年內有五百至五千不吸煙的人因而喪生。
“環境保護署、空氣與輻射局分析家雷培斯昨天說:我相信這個數字是五千,下限是五百,當然不會低于五百。”
新聞中接著說:“雷培斯的報告,是將香煙産生的間接的或“被動”的煙霧,列爲因空氣中傳播的致癌物所引起的致命癌症的主因。
“雷培斯和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化學家勞瑞,是根據幾年來,研究暴露在煙霧中不抽煙的人所得的結果,提出上述報告。”
該新聞最後結論說:“環保署對于間接煙霧,每年能使五千個不抽煙的人喪命,尚持質疑態度”雲雲。
老實說,煙霧能使抽二手煙的人喪命,絕對有其可能。因爲一支燃燒後煙中的尼古丁,有百分之叁十散發在空氣中,抽二手煙的人,由鼻孔吸進了煙霧,到肺葉中與肺泡接觸,他抽入的尼古丁並不比抽煙的人少,他當然會和抽煙的人感受到同樣的傷害。
十一、人類的覺醒
香煙問世足有一百年之久,人類對它只有愛好沒有批評,它享盡了人類的寵愛,可是到了一九六○年之後,批評它,說它壞話的人愈來愈多了——這些人包括了科學家、研究者、醫師、環境保護機構。
事實上,早在一九五八年,美國的約翰霍金斯大學·皮雅魯教授就提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其報告中指出:
十萬名叁十歲而不抽煙的人,有六萬六千五百六十五個人活到六十歲。
十萬名叁十歲而小量抽煙者——日抽二十支以下,有六萬一千九百九十一個人活到六十歲。
十萬名叁十歲大量抽煙者——日抽二十支以上,只有四萬六千二百六十六個人活到六十歲。
一九六二年甘乃迪政府時代,曾下令組織了一個專門研究抽煙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機構,大規模而徹底的研究,證實皮雅魯教授和其他許多批評者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因此,美國國會不得不于一九六五年通過一項法案,要製煙工廠在香煙盒上印出:“小心,抽煙可以危害你的健康”——Caution, Cigarette Smoking may be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
一九七○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二十叁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提出“香煙對健康影響”的報告,結論是:“與抽煙有關的疾病,爲已開發國家的病發和早死很重要的原因,在這些國家中管製抽香煙,比任何其他預防醫學行動,更能改善健康和延長壽命。”
到了一九七六年,在日內瓦舉行第二十九屆世界衛生大會,鑒于無可爭辯的科學證據,證明抽煙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癌的主要原因,並爲心髒病發作及懷孕有關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而很少有國家采取有效步驟加以管製,因而建議各國政府,應管製煙草和預防抽煙,並應加強抽煙影響健康的衛生教育。
大會並呼籲大衆傳播機構、民意機構、民間機構、衛生和學校當局與之合作,發起不抽煙運動,對戒煙者予以支持,並進一步籲請各國政府,要保護不抽煙者免受到香煙汙染的傷害。
各國政府爲了煙稅收入,或專賣利益等因素,本不願禁止,甚至有意無意的鼓勵人民抽煙,但輿論的呼聲愈來愈高,各國政府不能再裝聾作啞,首先是瑞士、意大利、捷克等國不准香煙在無線電臺及電視上做廣告,接著丹麥、瑞典、挪威也相繼施行,美國繼香煙盒上印警告之後,也禁止了電視和電臺的廣告。
人類已認識了香煙的毒害,開始覺醒,對香煙展開了宣傳戰,但這是持久戰,要持之以恒,不是立竿見影的事。
最近兩叁年,“拒吸二手煙”運動已在社會上蔚爲風氣,如公路汽車上禁止抽煙,鐵路快車上分爲抽煙車與不抽煙車,許多公共場所也劃分抽煙區與不抽煙區,到了美國煙酒進口事件爆發後,不止是拒吸二手煙,而是“禁煙運動”風起雲湧,瘾君子們,該是戒煙的時候了。
十二、趕快戒煙
香煙之爲害,人盡皆知,但何以戒不了它呢?一句話說完:“積習難改”。
戒煙比戒酒難;喝酒,要找個題目,要有個場所,要有適當的對手;抽煙則不然,不拘時間,不拘場所,不需要對手,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順手摸一支。所以,抽煙是“上瘾容易戒除難”,一百個戒煙的人中,難得有叁兩個人戒除成功,因此,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說:
“戒煙還不簡單,我常常戒。”
——常常戒,就是一次也沒有成功,
其實,這只是意志與毅力的問題。我們要知道,是我們在抽煙,不是香煙在抽我們,我們是主,香…
《淨化心靈小叢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