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研究 第十九章 十地

  唯識研究

  周叔迦

  第十九章 十地

   「修道位」的十個等級:「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法雲地」。

   ㈠「歡喜地」:以修行施度爲主。因爲最初能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所以歡喜。此位中能知遍法界中一切諸法無不是空,能治異生性障。

   ㈡「離垢地」:以修行戒度爲主。因爲能遠離一切過惡,所以叫做離垢。此位中能知一切法中以空理爲最妙最勝,能治一切邪行障。

   ㈢「發光地」:以修行忍度爲主。因爲能證得希有的禅定,發生智光,照了一切法,所以叫做發光地。此位中能由空理所生出的一切教法,能治遲鈍性障,所聞所思所修沒有亡心失。

   ㈣「焰慧地」:以修行精進度爲主。由修集一切助道的法,焚滅一切煩惱,如同灰燼,所以叫作焰慧地。此位中斷除一切法愛,無有自他的計著,能治微細煩惱現行障。

   ㈤「難勝地」:以修行禅定度爲主。因爲能和合無分別的真谛智與有分別的世俗智,這二智是相反的而能令相應,所以叫做難勝地。此位中能知一切有情雖然生死相續,卻無有差別,能治證小乘無余涅槃障。

   ㈥「現前地」:以修行智能度爲主。因爲能明了十二因緣甚深的道理,令無分別智現前,所以叫做現前地。此位中能知一切法無染無淨,能治一切粗相現行障。

   ㈦「遠行地」:以修行方便度爲主。「方便」即是將以前六度所集的善根,與一切有情共同回向願求得無上菩提。前五地的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是有相觀少無相觀多;此位中純是無相觀,但是對于無相還須加行,這是有功用加行的最後,所以叫做「遠行」。此位能知一切法都無差別,能治細相現行障。

   ㈧「不動地」:以修行願度爲主。「願」是能發種種大願,引起六度的生緣。此位中無分別智能任動流轉,無功用行任運發起,知道一切法不增不減,不爲一切相一切行所動,卻能一切自在,所以叫做不動。能治無相中作加行障。

   ㈨「善慧地」:以修行力度爲主。「力」是思擇、修習兩種力。因爲這力能令六度不間斷的現行。此位得最勝的無礙智,所以叫做善慧。能治不行饒益有情事障。

   ㈩「法雲地」:以修行智度爲主。智是由前六度成熟妙智,受用法樂。此位的身口意業無不自在,如雲在虛空任運卷舒相似,所以叫做法雲。又如雲含水,此位的智能含一切法門,所以叫做法雲,能治一切法中不得自在障。

   這十地中止觀的修法總有五相:

  ①「總集修」:便是總集一切成爲一聚簡要的修習,由此念念中能壞阿賴耶識。

  ②「無相修」:便是離一切「我」、「法」、「佛」等種種想,得著法樂。

  ③「無功用修」:便是能通達十方普遍無限量的相,得大法光明,以任運修行。

  ④「熾盛修」:便是由無分別、無相的現行,能引發清淨佛果。

  ⑤「無喜足修」:能圓滿法身,成就佛果。

   在修道位時,經過時間有叁種不同:

  ㈠十叁阿僧只劫:便是資糧位一阿僧只劫,那加行位、見道位時間較短,只好附在這一阿僧只內了;這叁位叫勝解行,由初地到五地叫清淨意行,第六地叫有相行,第七地是無相行,共須一阿僧只劫;由八地到十地叫無功用行,共需一阿僧只。

  ㈡七阿僧只劫:便是地前叁阿僧只劫,地中四阿僧只劫。

  ㈢叁十叁阿僧只劫:便是十行、十住、十回向各一阿僧只劫,十地中每地各分「入」、「住」、「出」叁心,各一阿僧只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