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研究 第一章 緒說

  唯識研究

  周叔迦

  第一章 緒 說

  唯識是佛教中許多派別的一派。佛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徹底解決人生的苦痛。但是人是宇宙的一部份,所以要解決人生的苦痛,必須要先研究宇宙之所以成立,與人生之所以存在,再進而求人生與宇宙的關系,如是方可以得到徹底解決人生苦痛的方法。這叁重初步工作的情形,當然是極複雜的;所以觀察的起點,名詞意義上的認識,各有種種不同。所以在同一佛教同一目的之中而有許多不同的派別了。這唯識宗的名詞,簡略的可以使我們了解他對于宇宙同人生的解釋。「唯」是單獨的意思,「識」是分別的意思。這個名詞的解釋就是說:宇宙同人生,全是分別的現相。他說宇宙之間,空無所有,只是有一種能力存在。由這種能力運動的結果,便幻生出無盡的時分、方分,種種宇宙人生來了。這種能力便叫作「識」。

   研究唯識第一要注意的,便是「唯識」的意義與「唯心」、「唯物」以及其他的一切哲學都不同。因爲其他哲學都是有對象的;而唯識的學理是「絕待」的。所說這分別的能力不是這能力對于「心」或「物」上加以分別,或是「有所分別」與「有能分別」。這分別就是這能力本能的活動。就是它分別它自己。我們所認識的一切事物動作以及我自己的心意,全是這能力分別的幻象而不是本來的根源。

  佛教的派別,大要有二種:就是「大乘。①」與「小乘」。

  ㈠小乘:目的淺、範圍狹、行爲簡;所以叫作「小乘」。

  ㈡大乘:目的深遠、範圍廣大、行爲普遍;所以叫作「大乘」

  大乘之中,又大要分爲兩宗:

  ①「性宗」:「性宗」注重在「義」。性宗說名字是虛假的,而義 是真實的。譬如人呼牛應牛,呼馬應馬。牛馬的名是假立的。縱然應牛應馬,而人的行爲確立不變,不能改易的。

  ②「相宗」;「相宗」注重在「名」。相宗說名字是代表一種固定 的意義。我是人,決對不能應牛應馬。如若應牛應馬,則世間一切理法都混亂,而佛教也無從成立,修學的人也無從入門了。所以相宗特別注重名句;而研究相宗的必須精熟「因明」。

  【注 釋】

  ①乘:是車乘的意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