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人類最高文化的産物
索達吉堪布
我們雪域藏地是觀音菩薩的所化世界,99.5%以上的藏族人都信仰佛教,是大乘根機的衆生。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很偏僻地方沒有文化的人,看見出家人也不恭敬,到了寺院也不合掌頂禮,在佛像面前更不摘下帽子以示尊敬,與有學問的高僧大德交談時也經常擺出一副傲慢自大的樣子。但是這些人除了每個月對發工資特別關心外,倒沒有聽說過他對人們做過什麼大的貢獻。我想隨著曆史潮流的滾滾向前,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爲終將後悔莫及。確實現在一些人在抛棄了信仰,虛度了一生後,到老年時自己又非常後悔,雖想趕緊學佛,但這時多半已造下了足夠的業,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共産黨的宗旨是爲人民服務,佛教講普度衆生,二者的真實意義都是以善心和好意來爲人民做事情。所以我們應該互相信任,彼此學習理解,多多溝通,求同存異,這樣才能增進大家的團結,爲國家和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
另外,縱使今生今世不能信仰佛教,但對于佛教至少也應該用傳統文化的方法來研究。中國近代著名社會改良家、變法維新運動的倡導者梁啓超說:“佛教爲最崇貴圓滿之宗教,其大乘教理尤爲人類最高文化之産物。”此外,佛教在中國近二千多年的曆史中,曾對繪畫、雕刻、建築、散文詩歌、戲曲小說、語言文字、音樂等文學藝術及哲學、政治、社會、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産生過很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已成爲古老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直至今天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說:“佛教在中國的曆史很悠久,它興于漢而盛于唐,唐朝的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和佛學研究具有重要影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說:“在漫長曆史發展中,佛教文化對中國倫理道德等産生了很大影響,已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佛教許多主張和我們現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們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研究佛經實際上對自己的工作、生活等都會有很大的利益。對我國現代文學有巨大貢獻的魯迅先生也曾研究過佛教文化。據1914年的《甲寅書帳》記載,這一年魯迅購買的佛教方面的書刊就多達75種,共213冊。他先後出錢在金陵刻經處刻印《百喻經》等,如今在上海展覽館就有當年的《百喻經》刻版保存。
當我們真實地去研究,把佛法裏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爲美拿到實踐當中去應用,把佛教的思想融入到人們的心裏,人們就都會行爲向善,這樣對整個人類社會都會具有很大的利益。中國佛教協會的淨慧法師在《佛教的正信與正行》一文中,曾引用一位領導人的話說:佛教徒最好管,他們都非常和睦團結,不會作違法亂紀的事情,這非常好。假如家家戶戶都成爲佛化家庭,那時我們的世間就是一個人間淨土。
摘自《佛教科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