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談“千佛”(盧秀文)

  漫談“千佛”

  盧秀文

  千佛源于古印度,在印度的諸多佛教石窟中有以千佛爲題材的壁畫和雕塑。佛教傳入我國,首先進入我國西域新疆。我國最早的“千佛”古迹以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拜城“克孜爾千佛洞”爲代表。再往東經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敦煌,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拜城縣7公裏的渭幹河河谷的北岸,鑿于戈壁懸崖下木紮特河河谷北岸,高近40米左右的懸崖上。石窟大約開鑿于南北朝時期,下限迄于元代。現存洞窟236個。

  拜城一帶在民間流傳著有關千佛洞的故事。從前有一平民小夥子和一美麗的公主相愛,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父王百般刁難那位小夥子。要他在那婆瑟雞山鑿成1000個千佛洞,才能讓他和公主結婚,小夥子鑿啊鑿啊!多少個日日夜夜,人消瘦了,手鑿腫了,但他一想到心愛的公主,就更加努力,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有一年,小夥子鑿成了第999個洞窟,眼看就能見到公主了,不料小夥子不慎掉入懸崖身亡。美麗的公主悲痛欲絕,她思念心愛的人,整日不吃不語,憂傷而死。他們的愛情悲劇深深地感動了天神,天神揮手,把山石震碎,形成了第1000個千佛洞窟。並且湧出一股清澈的泉水,像一對情人的眼淚從千佛洞的崖壁上一滴一滴落下。人們稱爲千滴泉,以此來寄托這對有情人。

  莫高窟,座落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叁危山之間,創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現存492個洞窟,高低錯落在崖壁上,大多數洞窟裏繪有上下左右,排列整齊的千佛圖像,有的洞窟用泥塑雕刻成千佛貼在壁面上。

  有關敦煌千佛洞的傳說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大藏經中載:古印度有一個國家,有位國王,年近古稀還沒有孩子,他很發愁。娶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作王妃,皇後非常嫉妒。時隔一年王妃有了身孕,到臨産時,卻生出一胞肉胎,國王愁眉不展。這時皇後嫉心又起,她對國王說:這位美麗的王妃非人,而是怪神降生人世,所以她生出的孩子爲怪胎。現在要想國家太平,就得把怪物關起來。國王聽信皇後讒言,把王妃關進牢房,將肉胎裝入盒子投入江中。

  盒子順水而下,到了印度另一國家。一天被大臣發現,打撈上來。打開盒子發現裝有一千個小孩。于是,他向國王彙報,國王派人將一千個孩子撫養起來,教他們練兵習武,個個武藝高強,成爲一千個勇士。有一年戰爭紛起,一千個勇士每到一個國家去打仗,捷報頻傳。一千個勇士父母的國家面臨戰爭,父王知本國寡不敵衆,整日發愁。有一天,國王去給王妃送飯,滿臉愁雲,王妃問國王爲什麼?國王告訴她鄰國有一千個勇士就要打過來了。王妃說她能解圍,國王半信半疑,但一想到國家的危難, 只好試試。他按照王妃的意思修了一座高塔,王妃坐在上面等候。這一天,一千個勇士終于打到他父母的國家了。當一千個勇士正准備攻打城堡時,王妃站在高臺上大聲說:“勇士們!你們聽著,世間沒有孩子攻打自己的父母的。”勇士們不解,並說:“你是我們的母親,以什麼來證明?”王妃將自己的奶擠出一千滴,每個勇士口中一滴。就這樣,一千個勇士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歸依佛門。“放下屠刀,立即成佛”的成語就是從這引伸出來的。

  “千佛”的遺迹在我國分布甚廣,我國名勝古迹中,千佛的題材比比皆是,尤其以“千佛”稱謂的石窟、摩崖爲數居多,有千佛洞、千佛院、千佛寨、千佛崖、千佛嶺、千佛殿、千佛塔等。

  四川廣元千佛崖,南北綿延388.8米,現存54窟819龛,大小造像7000余身,清鹹豐四年碑稱全崖佛像數一萬七千有余。石窟開鑿于北魏,曆經西魏、北周、隋迄晚唐,均有鑿造,而以盛唐最爲繁興。四川安嶽千佛寨亦稱千佛院,位于縣城北五裏,開鑿于隋代。現有造像68龛,約3000身,題記有:“開元二十年十二月八日,黎令(字)願寶,造叁世佛與救苦觀音”等。四川夾江縣的千佛崖,位于城西偏南4公裏處青衣江北岸的峭壁上,開鑿于盛唐,形成于中晚唐時期。此處造像規模壯觀,現存200余龛,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岩側一號岩共有造像59龛;第二部分有18龛;第叁部分有51龛;第四部分有50龛;第五部分有20余龛,這些龛有稱千佛龛的,有稱說法龛的,有稱觀音龛的,有稱寶塔龛的等等。

  此外,南京棲霞山千佛崖龛像有294個,造像515尊。開鑿于南朝,後代陸續有鑿。甯夏山嘴溝千佛洞,位于甯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以西約40公裏的賀蘭山山嘴溝內,現保存洞窟很少。但從遺址中可看出當初的規模。洪谷千佛洞,位于河南林縣城西南15公裏南庵溝村北,約開鑿于北魏,窟內有大小造像128個,大者2.78米,小的僅高1.6米。

  千佛不但在石窟、石刻、畫像磚、墓志、岩畫中出現,而且,佛塔中也有不少千佛的內容。雲南陸良大覺寺前的千佛塔又稱金雞塔,建于元代,高15米,計有佛龛1640個。福州鼓山湧泉中的千佛塔,造于宋代元豐五年(1082年)。

  “千佛”古迹展現了佛教藝術在我國的繁盛,爲我國也爲世界人民留下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

  摘自《敦煌》1998年第1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