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走進般若大海

  走進般若大海

  祥慧本悟

    人身難得,佛法難遇。我們既然有緣生于當世,當開啓自性般若的蓮花,不失時機地證入實相般若,在實相般若的大海裏覺知一切,探尋的人必尋見,渴慕的人必得到,因爲遍滿虛空遍滿法界的自性般若和遍滿虛空遍滿法界的實相般若是同一個般若大海,如果一個人能夠丟掉妄想、迷執、自私、貪欲,這個人就能進入無心處,就能得大自在,看到本地風光,見到本來面目。

   實相般若存在于遙遠無盡的過去,在無窮無盡的未來它也不會消失,它是永恒的。其實,它不分過去和未來;它大到無限大,小到無限小,它的大和小也是盡精盡微,平等無二的。它不存在增和減,不存在垢和淨,沒有生滅,了無善惡之分,一切空無和妙有都是它,沒有任何另外的有和無不在它裏面。這實相股若似有似無,非有非無,常寂常照,玄妙難思,綿綿密密地周流于一切時空宇宙中。

    這實相般若超然獨立,渾然絕對!沒有任何一物能面對它。它周流于左右而隱然不可見,它無所不在而時時處處向我們開顯。

   要證悟實相般若必須開啓自性般若。自性般若的開啓是一件很難的事,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如此,它是一個漫長的與衆不同的切磋琢磨的領悟過程,需要長期的昏天黑地類似靜思冥想的觀照過程。經過這種如同騎牛覓牛的領悟過程之後,會出現自然而然的一“跳”,這個一“跳”就是自性般若的開啓,就是領悟真空妙有,就是進入實相般若。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娑婆世界上,我們所見的山河大地、蒼茫衆生,乃至一切事物都是因妄而動,因緣而起。這因緣起而顯現的現實世界被我們執著爲實有,它迷惑著我們,障蔽著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的自性般若不能開顯,不能明心見性。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要人們從執著中排除迷障,破殼而出!教我們去認識這個現實世界諸形無常、刹那變易;教我們認識這個現實世界諸法無我,只有涅槃寂靜這個中心、這個源頭;教我們去覺知實相般若,具足自性,我們學佛,就是要走進這自性般若的覺知中,走進這種充滿和具足中,覺知這真如法身,覺知這宇宙人生的大光明!

   這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似呆似傻、心無分別的快樂和狂喜, 就是我們的家。在這時,也只有在這時候,一個人才能體驗到“虛空粉碎”、“大地平沈”、“身如大火聚”這些詞的含意。這個人會晨起不見日出,日夕黃金滿地,隨處小溪流水潺潺、煙雨十裏蛙鳴,隨處都是黃花翠竹,欣欣向榮,山花野草,迎風起舞……

   實相般若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因妙有而彰顯,以妙有而五彩缤紛;妙有因真空而緣起,因緣起而爭芳競豔、多彩多姿。真空妙有不是二,真空妙有實是一真法界。執真空則落寂,執妙有則迷失。不可偏執任何一邊,應坐觀緣起,覺知如如性空之理。所以當知緣起性空實是佛陀說法的精髓!

   實相般若遠遍環宇,近在自身,然實相無相,了不可得,迎之無形,隨之無蹤。實相般若只能因悟得而得,悟之者即是佛!當知心外無佛。不可騎驢覓驢、騎牛覓牛,不要火神求火,財神討飯!佛在自心中,人人都是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要知即心是佛,自心作佛。人能離妄離相而不染著,就能成自性佛!如果我們能不被拘泥在名利這個死胡同裏,能走入天地間,與真空妙有同體,那大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海,小到一花一草都在爲我們彰顯,都是我們自己。我們人人都該回小向大,抛卻名利愁苦,這樣逍遙于風聲鳥語中不是更好嗎?

  摘自《邢臺佛教》2000年第2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