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自新
釋法雲
大西洋沿岸由于船舶來往遺下的石油渣滓汙染了海水,不但使魚類死亡,並且令海鳥亦漸絕種。這是因爲純白羽翼的海烏染上油汙,喪失了磁性活力,不能上升,欲進不前,振翅高飛的壯志被消磨殆盡。這好比我們的人格,若被惡習沾染,有了汙點,可使生命的價值貶抑,使人消沈、墮落。這值得人警惕啊!
古德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們知道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他在少年時代卻是個狂妄任性的人。有一天,他覺悟到要成爲一個偉大的人,一定要掃除人格上的汙點,于是他將自己的不良習慣、惡劣態度及不受歡迎的性格用紙一一列出。例如:自私、懶惰、自大狂、無禮貌、不守時等,計有數十項之多,他下定決心改造自新,若有進步和改良便將這汙點從表格上刪去。經過不懈努力,狠下功夫錘煉自己,漸漸將缺點過失鏟除,培養出高尚人格。若幹時日以後,人們覺得他與從前判若兩人,大家都願意親近他。倘若富蘭克林不把不良習氣改造,他永遠是一個壞品性的人,又怎能獲得世人崇敬愛戴,功勳與華盛頓並垂不朽呢?
誠然,我們都是不完滿的人,無始以來,因爲無知愚昧和貪嗔等陋習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唯一救拔的力量,首在忏悔。經典裏說:“忏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這好像一塊潔白的手帕破了,再補上新布就會比原來更殊勝美好。
所以改過之事,乃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偉大的人格。子貢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既使過去的失敗令你不堪回首,但未來和明天都是屬于你的,就看能否改過遷善、敦品勵行。弘一大師在新春之際對門人說:“我等所謂新者,乃是改過自新也。”猶古人雲:“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而能改,可以即聖。”願與讀者共勉,積極向上,寫出生命光輝的一頁。
摘自《菩提樹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