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觸摸大地(聖凱)

  觸摸大地

  聖凱

  一位法國的現代禅師將五體投地的拜佛方式稱爲“觸摸大地”,當聽到這個名詞時,心中生起無比的感動,爲這個名詞而感動。于是,便將這份感動化成一種力量,一種實踐。所以,在紅牆斑駁的殿堂中現出一幅人間動人的景象:靜靜地臺起雙掌,舉至頭上,然後緩緩地將雙手往下移,至前胸便往前伸去,整個身軀隨著雙手緩緩地撲倒在地,雙掌往上翻,朝前伸去,靜靜地將全身觸摸著冰冷的大地,一行熱淚突然湧出來……在靜靜的感受中,不含有半點的造作與勉強,把自己的頭深深地埋向那冰冷的大地,去禮敬佛陀的雙足。在靜靜的觸摸中,高貴與卑賤,富足與貧窮,傲慢與怯弱,都失去對待,都是平等的;在大地的上面,國王與乞丐,智者與白癡,英雄好漢與無名小卒,都是平等的;在佛陀慈悲的微笑中,快樂與悲傷,幸福與苦難,都是平等的。

  當觸摸大地時,寬廣的大地將瘦小的身軀悄悄地融化,從而雙手承接到那份力量,宇宙中最強烈、最偉大的愛的力量。因爲這份力量,甯靜的大地變得踏實了,從此就變得安祥,變得寬容,猶如一個睿智的人,靜靜地觀看人世間製造的一幕幕鬧劇。因爲這份力量,心中只有滿足後的感動,不再挑剔,一切都變得那麼協調,那麼容易統一。

  在靜靜地觸摸大地時,想起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的悉達多太子,魔王爲了阻礙他成佛,想盡辦法擾亂太子的甚深禅定,但是這些都不能動搖悉達多的決心。最後魔王絕望了,他走到悉達多太子的面前,希望太子能夠舉出自己成覺的證據,太子溫和地舉起膝蓋上的右手,指向前方,按觸大地。

  爲什麼悉達多要按觸大地呢?因爲,在無始的生死輪回中,他已經是無數劫以來的修行人,而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無比的覺悟,他的從前雖已過去,但是一切的修行都在大地上留下證據,大地就是他的證據。魔王看到悉達多手按大地,知道已徹底失敗了。

  有時,我們總是害怕此生的一切修行會因爲時空的變遷而消失,所以總是難以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能夠忍苦修行,永不退悔。可是,我們眼前這一片沈默的大地就是我們修行的證據,我們在世間所行的一切都會在永恒的時空中留下證據,這是連魔王都畏懼的。一個人所行的一切,包括慈悲、智慧、修行、願力並不是隨著肉體的消散而沒有了,而是會留下來,帶到來生的下一個時空。生命就是這樣聯結起來,無數慈悲與智慧的連結正是通向成佛的道路。大地是悉達多太子成佛的證據,也是我們成佛的證據。

  那麼,在我們觸摸大地時,其實已經在大地上留下證據。在靜靜的感受中,我們感到偉大的佛陀與我們同在,無數時空的修行人與我們同在,從此,在修行的路上我們將不會孤獨,從而獲得無比的信心與力量。佛陀觸摸大地而成佛,我們也會因此動作而成佛。

  我們每天都行色匆匆地在這片大地走過,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去感受這片大地,我們體會不到大地的溫情與善感,不知大地的偉大,于是也就忽略生命的當下。我只是想,如果我們放慢腳步,緩緩地感受腳下的這片土地,那麼生命的美麗與真實就是當下的舉足與放下之中。

  土地,以能生爲義,又以所依爲義。大地能生萬物,又是萬物所依靠。在大乘經典中將菩薩的修行喻爲土地。于是,祖師常常教我們要以大地作爲我們修行的榜樣,學習大地能生一切物、能載一切物、能容一切物。生一切物,而不執著一切物,從不將物據爲己有:載一切物,是大小兼收,淨穢一體,而無取舍分別之見;容一切物,聽人汙穢毀鑿,寂然不動,而無厭恨嗔恚之念。

  佛經常常將佛法稱爲“心地法門”,就是要我們向大地學習,淨化我們的心。原來,佛陀在菩提樹下沈默指按大地的一刹那,不僅是面前的大地,而且也是心的大地。我們所行的一切,都會在自己的心地留下痕迹,一個人是否修行能夠成就也只有自心知道。大地是我們修行的證據,其實只有心地才是我們真正的證據。

  我們不僅要在靜靜的觸摸中去感受生命的真實與溫情:更要用我們的心去學習大地的寬宏大量。從我們的心靈最深處,發起一種願力,種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心,養育衆生而無執著,兼收並蓄,聽人汙毀而不動,真正地摧毀一切頑固的分別與執著。

  在靜靜的觸摸中,感受著生命的真實與美麗,感受著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在靜靜的觸摸中,一切的信心與願力都在升華,一條通往正覺的道路正在延伸……

  摘自《覺群》2001年總第5期

✿ 继续阅读 ▪ 十大礙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