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雲大師的教育實踐(道堅)

  虛雲大師的教育實踐 

  道堅

  (一) 虛雲大師的教育實踐

  在虛雲大師的佛教教育理念中,以生命教育及生活教育爲特色,因而其教育實踐的內容非常廣博,即所有的弘法利生事業,都可列入虛雲大師的教育實踐:

  一、時時處處地講經說法,熱心佛教傳教事業,親自引導群衆皈依佛門者達百敷十萬人(間接影響者不可勝敷)。虛老所到之處,無不講經弘法;其修持精嚴,情操高尚,可作人天師範。如是言傳身教,對佛法的傳播貢獻巨大,爲世人稱道。

  二、重興叢林,重整僧絹。虛老努力使佛教保持傳統的叢林教育特色,恢複或重建大小道場88處,如雲南雞足山祝聖禅寺、昆明雲棲寺、福州鼓山湧泉寺、廣東韶關南華寺、乳源雲門山大覺禅、江西雲居山真如撣寺等名刹。每建一寺,則恢複叢林製度,嚴肅清規戒律,這些寺院因之而成了佛教道場的楷模,佛教傳播中心、佛教修持中心。

  叁、續傳戒法,續佛慧命。虛雲大師廣收徒衆,盡心栽培下一代接班人。每年數開戒壇,培養佛教的傳教人才。

  四、興辦佛學院。爲了彌補叢林教育之不足,虛雲大師興辦了鼓山佛學院、南華律學院等憎僧教育及四衆教育機構,以學院化的教育模式.以拂學化導世間。

  五、撰寫佛教專著,弘揚正信的佛教。師著有《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疏》、《遺教經注釋》、《圓覺經玄義》、《心經釋》等,惜毀于“雲門事變”。今存法語、開示、書問、詩歌等,後人編爲《虛雲和尚法彙》、《虛雲和尚法彙續編》。

  六、熱心印經刻經等佛教出版事業。大師曾派人四處收集佛典寺志等有關佛教文獻資料,予以刊刻流通。

  七、熱心社會慈善事業,尤其在戰亂、災荒時期,虛雲大師以他的影響力,號召廣大佛教徒踐行菩薩道,救濟人民于水火,于國于教,功德難量。

  (二)虛雲大師的弟子們

  虛雲和尚爲當代禅宗巨匠,先後承嗣禅宗五家法脈。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接妙蓮和尚的臨濟衣缽,傳臨濟宗第四十叁世;同年又承耀成和尚之曹洞宗法脈,爲曹洞宗第四十七世;民國二十一年(1932),應福建長汀八寶山表持明湛和尚之請,遙接法眼宗良慶和尚法脈,成爲法眼宗第八世弟子;民國二十二年(1933),受湖南沩山寶生和尚之請,遠承沩仰宗興陽詞铎禅師,傳沩仰宗第八世;在主持修複廣東乳源雲門山大覺禅寺期間,遙承已庵深靜禅師法脈,傳雲門宗第十二世。大師以一身而兼嗣禅宗五家法脈,爲祖庭之振興、宗門之光大,貢獻良多。爲使佛法不致斷絕,大師再演宗風,廣收徒衆,使五家法系廣播海內外。虛老所傳臨濟法脈的有:本明海燈、觀本明一、本煥乘妙等,再傳法孫有一誠常妙、瑞覺常亮、常徹惟覺等數十人。傳承虛老的曹洞宗法脈者有寬賢複徹、寬覺複仁等,再傳法孫有惟因今果、騰智海燈等數十人。承嗣虛老沩仰宗法脈的有宣法自壽、宣雲滿覺、宣明心明、宣傳月川等,再傳法孫有衍心一誠、衍妙戒全、衍悟悟聖等數十人。續傳雲門宗者有妙道朗耀、妙定寬度、妙宗淨慧、妙心佛源、妙慈法雲、妙雲佛寶、寬心普月等數十人,再傳法孫有惟升、明舒、明海等近百人。續傳法眼宗者有寬志本智、本觀等,再傳法孫有靈意寂照等數十人。這些法子法孫中,大都繼承虛老的法脈,弘化一方,成爲當今佛教界的棟梁,如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本煥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法師,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傳印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佛源法師等等,他們繼承虛老的禅風,住持道場,培養僧伽,弘法利生,爲中國當代佛教建設之中流砥柱。虛老的弟子中,有的走出國門,弘法海外,如宣化度輪、妙慈法雲、宣聖悟法等分別弘法于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越南等國,宣玄聖一、宣明心明、寬心普月等則弘法于臺灣、香港等地,爲當今世界佛教的發展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摘自《法音》2009年第6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