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和佛陀
本悟
在佛陀住世的時候,印度內地有一個尋找真理的哲學家。他的學問其大無比,他的知識無可比擬,他的學生當然很多。可是他沒有永恒的快樂,他的快樂總是短暫的。在他的晚年,他的快樂甚至完全消失了!他坐在書房的椅子上,一只手托著下巴,另一只手放在扶手上,大拇指豎起來,不停地搖晃著,他的眼睛望著他自己寫出的一大本一大本的哲學著作。一個鍾頭過去了,兩個鍾頭過去了,大拇指像個不停搖動的蟲子,好像是要從手上掙脫掉擬的。他覺得自己像一段幹枯的木頭,他寂寞、孤獨,他覺得自己無依無靠,他甚至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要寫那些接連不斷的文章,他甚至對有人讀他的書、有人在研究他的著作、有人在追隨他而感到可笑。
哲學家繼續晃著大拇指,這是他構思大部大部著作的習慣。
“我不願在這孤獨中死亡,在這痛苦中消失,我要擺脫痛苦!”哲學家自言自語。“我用語言和文字尋找真理,我用語言和文字堆起了一座山,可是這些語言和文字的東西不是終極、究竟的真理,它不能使人擺脫痛苦,更不能給人快樂!”
他決定去訪問佛陀。
那天,佛陀和他的弟子們正在休息。佛陀靜坐著,一片清淨、莊嚴、平等、無爲、無量、無邊的覺性。哲學家問道:
“我用語言和文字尋找終極、究竟的真理,我的語言和文字堆起了一座山,我仍然得不到快樂,我甚至陷入深沈的痛苦中,我得不到任何安慰!請你不用語言、不用文字告訴我終極、究竟、最後的真理好嗎?”
哲學家望著佛陀。佛陀低垂著眼睑,一語未發。一片深沈的寂靜,一片清淨、莊嚴、平等、無爲、無量、無邊的覺性!
哲學家沐浴寂靜中,沐浴在這清淨、莊嚴、平等、無爲、無量、無邊的覺知中!他的眼睛裏充滿了亮光,他的心裏正滾動著無聲的雷鳴!他平生第一次感到那獨自覺知的狂喜,他覺得他應該悄沒聲息地離去,可是他還是使用了語言:
“我在這裏學到了終極、究竟、唯一的真理!”
哲學家走後,佛陀說:“一匹好馬,在鞭子的影子裏也能跑得很快!”
摘自《曹溪水》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