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禅的現代意義
聞一凡
對于現今叢林來說,“農”已經不僅限于耕田種地這一層意思,而是更多地參與寺院自給自養事務,在動中———在運動中、在勞動中,完成自給與實踐禅修。所以,“農禅”不僅僅是從事農業勞動和到禅堂打坐那麼簡單,而是一種精神,就是把禅法融入于世間,在動中實踐和鞏固禅法。用一誠大和尚的話,叫“農禅並重,重在自養和動中參禅”。
“農”的意思是農業勞作,而其精神則在勞動,與“在動中做功夫”的理念一致。就現今社會而言,以國家免除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的農業稅爲標志(不但免除,還對農業實行補貼),農業經濟時代結束了,進入了以商品經濟爲主的新時代。如今,真正保留古代叢林家風的寺院已經屈指可數,並且有消隱殆盡之勢,這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叢林寺院與社會各階層接觸日益密切,與世界宗教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其現代化、城市化、商品化、區域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就更進一步要求現代叢林要與世界接軌、與時代相應,同時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失自身特征,保持本有特色,才能繼續屹立于世界佛教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