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默契
量子糾纏已經被世界上許多試驗所證實,許多科學家認爲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産生了重大的沖擊。
一、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現代科學是實證科學。實證科學就是把物體分割成越來越小的個體,認爲通過研究這些個體就可以認識整體。典型的例子是機械製造,一個機器的整體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實證科學甚至把人也當成象機器一樣來處理,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量子糾纏證實了“超距作用”是存在的。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生活的四維時空,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系。
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體具有整體性。簡單地說,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屬于一個系統中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爲“粒子”),如果你把它們分開了,有一個粒子甲在這裏,另一個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遙遠(比如說相距幾千、幾萬光年)的地方。如果你對任何一個粒子擾動(假設粒子甲),那麼瞬間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瞬時的,超越了我們的四維時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號就傳遞到了那邊。這邊一動,那邊不管有多遙遠,立即就知道了,即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立即影響到很遠的地方。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幹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系。
非局域性表明,物體之間存在現代科學還認識不到的內在聯系,所顯示的整體性大于組成整體的個體之和,這和實證科學的假設相抵觸。所以有個說法,現代科學是見點不見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傳統哲學、科學、醫學都具有整體性的觀點。
量子糾纏表明了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物體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系,整體大于個體之和,這使得實證科學的基點是錯誤的,西方主流世界觀有嚴重的缺陷。
二、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
西方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困難是,無法用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來測量意識,但是我們每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識是存在的。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在物質中産生的副産品,這種唯物論觀點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與挑戰。例如:
(1)許多科學家認識到,要從沒有意識的物質中産生意識,這需要奇迹的發生,而唯物論是不承認有超自然現象的,換句話說,這是不可能的。
(2)在長期研究大腦工作中,神經科學對大腦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認識,但是許多人懷疑唯物論能夠解決“意識難題”。
(3)現在有科學研究者從量子測量的角度分析,認爲意識不能夠被進一步簡化,也不是在物質運動中突然出現的,因爲如果意識只是物質的副産品,那麼這無法解決量子力學中的“測量難題”。
量子力學認爲物體在沒有測量之前,都是幾率波,測量使得物體的幾率波“倒塌”成爲觀測到的現實。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意識是從物質中産生的,那麼從根本上講大腦也只是由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幾率波,大腦的幾率波如何能夠使得被觀察物體的幾率波“倒塌”呢
對于更大的宇宙的現實來說,這是不是意味著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識的觀察者
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的“測量佯謬”。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認爲,意識是量子測量問題的根源。現在在哲學界、神經科學、心理學、物理學等多學科領域裏越來越多的人認爲,就象時間、空間、質量、能量一樣,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屬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基于上面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識到,沿著笛卡兒以來的唯物世界觀來研究意識只能走進死胡同,因此他們(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認識到,必須要改變西方實證科學的世界觀,轉而向東方哲學的世界觀。由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多被摧毀,所以許多西方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轉向印度,例如近年來,印度瑜伽和神秘主義在西方流行就有這些背後的原因。
當代神經科學的批評者們說,長期以來,神經科學領域有意無意的用經典物理的觀點來研究大腦的功能與意識,即物理系統是由獨立的部份組成,這些部份只能和最鄰近物體發生相互作用,並且行爲是確定的。而量子力學早就明確指出了經典物理的根本錯誤。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識到,基于經典(牛頓)物理原理,來研究大腦的功能與意識的基點是錯誤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識到,在大腦神經層次上,無法真正了解意識。意識是在大腦的微觀下就出現的,即真正要研究意識,要在微觀領域裏找,要在量子的層次上進行研究。
量子糾纏是微觀粒子意識的反映。
實驗表明,微觀粒子能夠保持記憶能力,能夠區分和識別和其有“糾纏關系”的特定粒子,能夠不受時空限製地“認識”和“記住”這種糾纏關系,這用純物質的觀念是無法理解的,其實微觀粒子的這些特征和人的意識相似。
西方有一句諺語,叫“走起來象鴨子,叫起來象鴨子,那麼很可能就是鴨子”,因此,我們可以說,量子糾纏和所表現的就是兩個微觀粒子意識的反映,這種觀點能夠給量子糾纏一個合理的解釋。即量子糾纏的存在是微觀粒子具有意識的證據,給“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提供一個好的證據,其意義非同尋常。
叁、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
中國傳統哲學的世界觀和西方唯物世界觀非常不同,中國傳統的哲學、科學、醫學等等都是整體觀,講“天人合一”,量子力學在實驗上也證實,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現在西方哲學界、科學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意識和質量、能量一樣重要,是物質的一個根本特性,在微觀粒子中就存在著意識。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既有物質的一面,同時也有精神(意識)的一面,量子糾纏可能就是微觀粒子具有意識的證據。
量子力學描述的是微觀粒子的物質的一面,意識那一面是無法用量子力學描述的。
如果認識到意識是物質的一個根本特性,那麼,人們發現的“有感知的水”、“祈禱的治療效果”、“巴克斯特效應”、“輪回”等等實證科學無法解釋的和靈界有關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中國古代科學從根本上承認精神的重要作用,認爲萬物皆有靈。西方哲學界和科學界,正在認識的新的世界觀是中國古代科學和修煉界早就認識的。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中同時存在。物質和精神(意識)是統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意識超越我們可以看見和感覺到的四維時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夠看到微觀,那麼就可以看見意識的存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預言和期望,一個新的世界觀的時代就要來臨,科學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科學和信仰的界限將會消失。
摘自《法喜》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