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不爽
君岡
相信因果的人很多,懷疑因果的人也不少。而堅信因果不動搖才是重要的。
一次,有位朋友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我這一輩子老老實實,沒有壞心,也不做壞事,爲什麼沒有好報
而有些人那麼壞卻“發了””!
這類問題很普遍,幾乎是閑談中常常涉及到的話題。不但這種閑談表現了懷疑因果的想法, 有時也會得出“好心無好報”的結論。
我以爲這裏有一個對因果認識的問題。
我那位朋友確實是好人,但他並不努力,做事常常很草率,缺乏認真思考。想了一下他的大致情況,我便回答他:“你是老實人,也沒有壞心,並沒做過什麼壞事,但你認認真真做過什麼好事呢
你沒有壞心,所以沒有什麼惡報,你的家人和朋友都對你不錯,這就是好報。 可是你不認真辦好事,又怎麼可以想得到好結果呢
”
“那些你認爲不好的人,“發了”,這一點也不違背因果。他們積極努力,不擇手段地去追求名、利、地位、他們種了因,自然有結果。至于這是不是好報,那又當別論。他們在得到這些結果的過程中提心吊膽的日子,你不知道。因爲幹壞事受到懲處的情況,你也不一定知道。不!你不要反駁,我知道你要說的話。如果懲處後再無機會了,那麼他已經得到了結果。有些人通過種種關系、手段掩蓋了惡行,但他絕不可能心安。他費盡心思地掩蓋時的痛苦不一定爲人所知,他看到王寶森這類的消息見報、聽到傳言時,緊張、恐懼、不安的心情,我們無法體會。但即使他“沒事”仍然有著汽車、洋房、金錢、地位……,我覺得那也是地獄!這就是不爽的因果。”
“你至少沒有這種痛苦心情,如果你不去妄想得到不需要的東西,你可以心安理得的過日子。”
“今天你會這樣來想因果報應,說明你的心已被幹擾,出現了不平恒。如果不能認識到 因果不爽,而這不爽的因果並不是以物質、地位來分析的。”
朋友似乎明白了,而我自己通過與他的閑談也明白了這個道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種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