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首先修心
沈維德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除了疾病之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著許多疑難之事,這些坎坷只要靠我們自己的意識,淨化自己的心靈並産生自然生命力去與之配合協調。
我出生于一個工人之家,自幼生活在貧窮與動蕩之中,沒有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僅有的一點文化傘靠自學,所以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倍感困難重重,而且還要承受生活、職稱、住房以及人際關系等一系列的壓力,致使身心受到創傷,常生自卑感,恐懼、煩惱、緊張、憂慮、內疚等情緒始終困擾著我,病魔也接連不斷地侵入我的肌體,曾接連五次因胃出血住院。後來又在普查身體時診斷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膽固醇,動脈已二級硬化等病症,後又診斷出膽結石,又因在廠校講課患上慢性咽炎、鼻炎,經各種治療均無效,一次上電車,大腿突然不聽使喚,肌肉麻木,深感這樣下去必定要中風,一旦病倒躺下將不堪沒想。從此開始堅持鍛煉身體,每天上班前先到公園打太極拳和長跑,但收效不很明顯。
退休是我人生新的起點,讓我有更多的時間來鍛煉身體,通過接觸佛法“禅定”,特別是260字的心經,解開了我心靈—亡的迷茫,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又偶然從朋友處獲得一本《瑜伽大全》,從此與佛法和瑜伽結下了不解之緣。又拜九華山二位大德苦行僧爲師,通過特定的如坐“禅”等方法的修持,擺脫了消極的精神狀態,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由于常處于愉快和諧的狀態,身心日漸健康,生活質量也得到廠改善。平時對事物也能看得開,放得下。看開就是明白,心平氣和;放下就是精神解脫,解脫了就自在,,萬病從心生,也可從心滅,心態改變,心胸開闊,身心常處于平衡狀態,是改變健康狀況的根本原因。初步懂得這些人生哲理以後,我就下決心去行動。又有緣與瑜伽功法結識,雖無師指導,但憑自學苦練和體悟,只修煉了四年就達到了祛病健身的效果,1992年開始練瑜伽,1996年《今日中國》雜志就向世界報道了我的事迹。
通過親身體驗,我感覺到瑜伽書上所說的不論男女老少、有病無病都能練瑜伽的論述以及他的神速功效確是事實。
瑜伽姿勢是古印度聖賢們經過幾千年的修持而得出的有關人體科學的智慧結晶,它是通過對人體各關節、肌肉、韌帶、經絡,特別是對人體脊柱的修持,使人體內最重要的叁脈七輪,即左中右叁脈以及人體七個重要穴位(會陰穴,生殖穴、臍穴、胸穴、頸穴、印堂穴和頂輪穴)全部打通,使全身氣血暢通,並將體內病氣,濁氣,廢氣全部排出體外,身心就自然健康了。修煉瑜伽有幾條基本原則:
1.練任何功法首先要明理,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弄清楚是正法還是邪道,不要輕信,要問幾個爲什麼
2.首先要從精神壓力中解脫出來,要清心寡欲,不要整天妄想,這是根本問題。
3.靜坐要克服腿痛、腰酸,腿痛、腰酸就是有功了。要謙虛不自滿,萬法建立在自性上是功,離開妄念、邪念是德。
4.要克製脾氣。有脾氣的人就痛苦,沒有脾氣的人就快樂;有脾氣的人就有煩惱,沒有脾氣的人常常歡喜。脾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5.要驅除病魔。
我練瑜伽短短幾年能收到如此功效,與我基本上掌握上述幾條原則有著密切關系。我開始練瑜伽時也和大家一樣,全身非常僵硬,也是從一竅不通,經過修持逐步開竅得到一些智慧的。當有智慧後,就不會有太多的煩惱和妄想。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去想它,過去的事情已過去,也不要去想它,未來之事也不要去想它,因爲一切的一切都是諸行無常,不斷地在變化。有了這些思想基礎後,練起功來就能專心一致,不怕吃苦,吃苦又算得了什麼,這些苦能換來甜。六年如一日的不斷修煉,使我脫胎換骨,將疾病一掃而光。75歲的老人,全身關節、肌肉、韌帶柔軟,氣血暢通,達到返老還童的境地,如要問我爲什麼會變得這樣
道理很簡單,柔軟暢通就有生命力,僵硬阻塞就是死亡。
修煉應從思想意識開始,只有在精神控製下我們才能將擔憂轉變爲甯靜,妒忌轉變爲仁慈,緊張變爲松弛,敵意變爲友好,焦慮變爲安靜,自私變爲無私,焦躁變爲平靜,悲痛變爲歡樂,精神狀態與身體狀況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要解除疾病的痛苦,要使病人恢複健康,還在于內在意識和生命力的密切配合。
摘自《甘露》2005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