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回歸
淨慧
提倡信仰回歸,目的在于重建人類文化中的信仰機製,改變目前這種信仰淡化、信仰缺失、信仰偏差的狀況,確立人生的正信,激活人類心靈深處的道德自律,張揚人的自主性和尊嚴性,增強人的生命價值感和神聖感。
實現信仰的回歸,關鍵在于:
1、回歸“叁世因果”。人類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從本質上來講,必須建立在因果規律之上。沒有因果,人類的一切行爲都將是·沒有價值的,荒誕的,不可理解的。這裏所說的因果,是通于叁世的。對叁世因果的否定,實際上就是對社會道德、人生價值、自由解脫等賴以建立之基礎的破壞。認爲人的生命是一次性的、偶然的,一死百了,不承認有叁世因果,這種觀念,正是導致人類道德淪喪、社會風氣敗壞的思想根源。作爲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未來的新型的世界文化,應當著重吸納和發揚佛教叁世因果的觀念。因爲它是人類的道德生命之所系,人類的自主精神之所系,人類的解脫希望之所系。人類只有從內心深處生起了對叁世因果觀念的信仰,道德的自律才能真正地成爲現實,人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2、回歸“自性叁寶”。在現今時代,能夠經受得住科學的考問,並能給人類的尊嚴、自主性和獨立性提供內在根據的信仰對象,恐怕只能從人自身中去尋找。佛教把我們每個人本具的“自性叁寶”當作人類的信仰依處,這種觀點極富有智慧、生命力和實用性。它把現實和超越、生活和解脫、有限和無限統一于當下一念,從而使這種信仰具有親證性。佛法僧叁寶所具有的種種功德、智慧和解脫,在我們每個人的自性中本自具足、無欠無余,只要我們相信,並依法修證,它就能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生命存在。它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真正的皈依處,真正的精神家園。只有皈依了自性叁寶,我們每個人的尊嚴和自主性才會有可靠的保障。
3、回歸“菩提心”。相信叁世因果和自性叁寶,落實到人格心靈上,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菩提心。所謂菩提心就是對自性叁寶和叁世因果等法義産生正信之後,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來的一種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清淨意願。它是信仰的落實和完成。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爲究竟。菩提心是人生價值的最可靠的基礎和內在標准,它可以抗拒虛無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幹擾,從而使人的心靈獲得安頓。人生的使命感、價值感和神聖感,皆依菩提心生起和成就。人類要想從根本上消除精神上的空虛感、漂泊感和幻滅感,必須注意菩提心的培養。只有依止菩提心,生命才會有根。
摘自《法喜文摘》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