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蘊
正果法師
想是取像爲性,能生起種種的言說爲用。我們內心緣慮境界的時候,最初一刹那,並沒有形相的感覺,由這想心所生起,才勾畫出種種的相狀: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男相、女相、生相、異相、滅相等差別決定相。並且隨其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相狀而安立種種名言,起種種言說。
總起來說,想有二種:(一)有相想,(二)無相想。有相想就是能夠取境界相狀隨起種種言說的一切想,具有明了和分別兩種意義,所以名爲有相。在這有相想裏,又有種種差別,約所依根可以分爲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等六種。約境界可以分爲欲界想、色界想、空無邊處想等的差別。無相想,就是能緣心上或所緣境上,缺明了或缺分別,或二種俱缺,是爲無相想。這有叁種:(一)不善言說想,如欲界的嬰兒等,因未學語言,在緣色等境界的時候,雖然境界有相,但不能分別了解它爲色等,故名無相想。(二)無相界定想,即遠離色、聲、香、味、觸、男、女、生、異、滅十相的無相涅槃想,涅槃無相,緣涅槃的想,名無相想。並不是能緣彼境的相分沒有,而是境無相,故名無相。與定相應,所以名無相定。(叁)有頂想,頂是極義,叁有之極,故名有頂。即非想非非想處定。有頂定雖有分別,想不明利,不能于境勾畫種種相狀,故名無相想。這裏把有相想和無相想的差別,與明了分別的差別。
《對法論》第一卷,在建立想蘊文中,詳說諸想,述記根據《顯揚聖教論》第五卷想蘊建立差別的,叁位義配釋,顯示諸想的差別:第一位約所依差別,建立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第二位約作意差別,建立有相想和無相想;第叁位約境界差別,建立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