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新的環境如何學佛

  在新的環境如何學佛 

  林居士 

  會修心的,什麼地方都可以。不然,縱在佛的身邊也是沒有用。

  關鍵其實不是地方,而是外在環境的大轉變會否影響學佛的心境。那是常有的事;我曾經試過在七、八年之間搬遷,多于平均每年一次,過半的距離超過一百公裏。因這些事而退步已曾經曆多次,多是因爲勞累數周後提不起精神和體力;坦白點說就是“懶散”。其實目的地的環境怎樣只是次要的,若能把無常、因果、菩提心等教授時刻放在心裏,隨力隨緣不間斷地做簡單的定課,那就一定不會退步的。

  如果修行要依賴外面的人物環境(如某道場或同學)而維持的話,那就表示尚未能把佛法融進心裏,作爲自己思想行持的不可分割部分。不要太害怕,即使與善地善友分離,無常就是這樣的了。只要用恰當的心態處理各種變化,那種種變化也就能成爲修行上的曆練。觀照、憶念就是隨傳即到的修行良伴。而且在北美,清淨的道場、良師、益友其實多著呢,自己若能努力于內心的清淨就會有因緣碰到的了。

  起伏順逆是人生難免的,這是佛法最基本講的無常。只要深信因果就不會灰心,因爲知道不好的境遇都是在還業債,還一分就輕松一分;只要堅持行善去惡,未來就只會改善而不會比原來的情況壞。堅信叁寶爲叁界中之解脫依怙,那不論處于任何逆境都會祈請叁寶加被而不覺孤立無援。再就是從自己受的苦難而想到其他衆生也同在世間受苦,進而生救拔之念,這就是發菩提心。

  要在困難中維持這些正念並不容易,因此就有用定課來洗刷心地的必要。加以在任何時地盡量提起常念的佛號和咒語會更有效。

  最後提醒你一個寶貝:放生。放生是我們凡夫要改變宿業最快的方法。多看感應錄就會知道古往今來很多例子。盡力多放、常放、勸放、共放;自然除了出世間的功德外,世間法也會慢慢順境如意。

  祝吉祥!

  摘自《蓮舟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