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
水 雲
山自寂靜,水自喧嘩,溪邊的野姜花正開滿了枝頭,潔白如雪的花瓣在風中輕輕地搖曳。這一個從來不懂得恨不懂得後悔的快樂男孩,給他的和尚叔叔帶到廟裏已差不多一個月了。正值十八歲的他,對著一山的寂寞,心裏真的有些郁悶。不懂得廟裏的人爲什麼可以在山裏過一輩子,這樣豈不是變成了傳說中的古老人物了
但和尚叔叔不來,他也不能走出山外,人在廟裏身不由己。
如果不是待在廟裏的時間太長了,他還是喜歡住在廟裏享受那一份安靜和悠然自得的快樂。記得剛到廟裏,蹲在那放生池邊,他看著池中各種各樣的魚遊來遊去,也可以很開心地玩半天;或者拿一個饅頭弄成一小塊一小塊抛在空中,讓那看門的狗跳得高高的,他也會玩得很高興;還有他喜歡一早跑到大殿裏給佛菩薩磕上幾個響頭,不求什麼,樣會很舒服,然後在師父們誦經前在香爐上點燃幾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爐中,再跑到佛菩薩跟前 把那些燈燭點亮,讓那金黃的燈火映成一片片的輝煌,這樣會使他想起快樂的童年。每天一放學就跑到爺爺那裏,給和尚爺爺點上幾炷香才吃飯。和尚爺爺很愛幹淨,他吃的米飯掉在桌子上,都要他撿起吃完。但他還是喜歡待在爺爺那裏,像爺爺那樣坐在佛菩薩身邊數著木珠子玩,然後念幾聲佛號,擡頭看看佛菩薩就像對自己笑,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和佛菩薩那麼有緣,出生幾天就給那當和尚的叔叔抱在懷裏打了皈依,還起了一個法名,法名忘了,他只知道有那麼一回事。
人爲什麼要出家當和尚
他不懂,只知道比他大一點的和尚哥哥曾經一本正經地對他說:“出家就是超出生死,跳出輪回。”還有“知道我是誰”。還說什麼“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誰……”。那些話語很有趣也很逗人。他也曾琢磨過自己是誰,從小喜歡跟爺爺吃素念佛,現在長大了要到外面跟別人幹活,別人喜歡的他卻不怎麼喜歡,譬如不喜歡吃肉,不喜歡在碗裏剩飯菜,不喜歡晃來晃去地騙人,不喜歡傷害小動物……難道這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的人就是自己
好像沒有那麼簡單吧
還是不太懂。
想想當和尚的叔叔整天忙來忙去的,忙著救人幫助別人的事情,忙著做佛事,忙著說法教小和尚……但做和尚也不太好玩,每天早早的,太陽還沒有出來就要上殿誦經,他還不習慣;念佛還要盤腿靜坐他也曾經坐得雙腳發痛,也不好玩。念經他能認識字但一看就要一、二個小時,讓人感到疲憊瞌睡,也不好受。最難過的是晨鍾暮鼓廟裏的日子,一天天的好像都一樣地平淡,沒有什麼熱鬧的事情,把時間拖得很長,長得有時候讓他悶得發慌。雖然他也喜歡住在廟裏,但時間太長了又想到外面玩了,因爲他知道自己還不想當和尚。
有一天黃昏,天空下著滂沱大雨,有點郁悶的他跑到廟的外面看著山邊嘩嘩流過清澈的溪水,他忽然想起自己對和尚師父說過的一句笑話:“因爲世上傷心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的淚水才變成了海水。”這時他才終于明白,因爲海水裏有許多傷心人的淚水,所以他的爺爺、叔叔還有認識的哥哥才出家當和尚,而他是誰
也許上輩子也是一個傷心的人,所以今生才一直待在佛菩薩的身邊。
摘自《普陀山佛教》2007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