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014菩薩十大願與六大誓

  菩薩十大願與六大誓 一  海濤 輯

  

  1.若佛弟子受持佛語,能爲衆生演說法者,應先稱揚佛之功德。衆生聞已,乃能發心求佛智慧。以發心故,佛種不斷。

  

  2.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念佛,念法,又念如來行菩薩道時爲求法故,阿僧祇劫受諸勤苦。以如是念,爲菩薩說法,乃至一偈。菩薩得聞是法,示、教、利、喜,當種善根,修習佛法,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3.爲斷無量衆生無始生死諸苦惱故,菩薩摩诃薩欲成無量身心,勤修精進,深發大願,行大方便,起大慈悲,求大智慧、無見頂相。求如是等諸佛大法,當知是法無量無邊。法無量故,福德果報亦複無量。

  

  4.如來說言:「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況複一日一月一歲乃至百歲,所習諸心福德果報豈可說盡!」何以故?菩薩所行無盡,欲令一切衆生皆住無生法忍,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

  

  5.複次菩薩發心,慈悲爲首,菩薩之慈無邊無量,是故發心無有齊限,等衆生界。譬如虛空無不普覆,菩薩發心亦複如是,一切衆生無不覆者。

  

  6.菩薩雲何發菩提心?以何因緣修集菩提?

  一、若菩薩親近善知識,二、供養諸佛,

  叁、修集善根;四、志求勝法;

  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

  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

  九、信樂大乘;十、求佛智慧。

  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7.複有四緣,發心修習無上菩提。何謂爲四:

  一者,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者,觀身過患,發菩提心;

  叁者,慈愍衆生,發菩提心;四者,求最勝果,發菩提心。

  

  菩薩十大願與六大誓 二  海濤 輯

  

  1.思惟諸佛,複有五事:

  一者,思惟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初始發心具煩惱性亦如我今,終成正覺,爲無上尊,以此緣故發菩提心;

  二者,思惟一切叁世諸佛發大勇猛,各各能得無上菩提,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應得,緣此事故發菩提心;叁者,思惟一切叁世諸佛,發大明慧,于無明 建立勝心,積集苦行,皆能自拔,超出叁界,我亦如是當自拔濟,緣此事故發菩提心;

  四者,思惟一切叁世諸佛爲人中雄,皆度生死煩惱大海,我亦丈夫亦當能度,緣此事故發菩提心;

  五者,思惟一切叁世諸佛,發大精進,舍身命財,求一切智,我今亦當隨學諸佛,緣此事故發菩提心。

  

  2.觀身過患發菩提心,複有五事:

  一者,自觀我身:五陰、四大俱能興造無量惡業,欲舍離故;

  二者,自觀我身:九孔常流,臭穢不淨,生厭離故;

  叁者,自觀我身:有貪、瞋、癡無量煩惱,燒然善心,欲除滅故;

  四者,自觀我身:如泡、如沫,念念生滅,是可舍法,欲棄捐故;

  五者,自觀我身:無明所覆,常造惡業,輪回六趣,無利益故。

  

  3.慈愍衆生發菩提心,複有五事:

  一者,見諸衆生爲無明所縛;二者,見諸衆生爲衆苦所纏;

  叁者,見諸衆生集不善業;四者,見諸衆生造極重惡;

  五者,見諸衆生不修正法。

  

  4.求最勝果發菩提心,複有五事:

  一者,見諸如來相好莊嚴、光明清徹、遇者除惱,爲修集故;

  二者,見諸如來法身常住、清淨無染,爲修集故;

  叁者,見諸如來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清淨法聚,

  爲修集故;

  四者,見諸如來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叁念處,爲修集故;

  五者,見諸如來有一切智、憐愍衆生、慈悲普覆、能爲一切愚迷正導,爲修集故。

  

  菩薩十大願與六大誓 叁  海濤 輯

  

  1.菩薩雲何發趣菩提?以何業行成就菩提?

  

  2.發心菩薩住幹慧地,先當堅固,發于正願,攝受一切無量衆生:「我求無上菩提,救護度脫,令無有余,皆令究竟無余涅槃!」

  

  3.是故初始發心,大悲爲首。以悲心故,能發轉勝十大正願。何謂爲十?

  一者,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以此善根施與一切無邊衆生,悉共回向無上菩提。令我此願念念增長,世世所生常系在心,終不忘失,爲陀羅尼之所守護!

  二者,願我回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于一切生處常得供養一切諸佛,永必不生無佛國土!

  叁者,願我得生諸佛國已,常得親近隨侍左右,如影隨形,無剎那頃遠離諸佛!

  四者,願我得親近佛已,隨我所應爲我說法,即得成就菩薩五通!

  五者,願我成就菩薩五通已,即能通達世谛假名流布,解了第一義谛如真實性,得正法智!

  六者,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爲衆生說,示、教、利、喜,皆令開解!

  七者,願我能開解諸衆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無余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廣攝衆生!

  八者,願我于諸佛所受正法已,即能隨轉清淨*輪,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聽我法者、聞我名者,即得舍離一切煩惱,發菩提心!

  九者,願我能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已,常隨將護,除無利益,與無量樂,舍身命財,攝受衆生,荷負正法!

  十者,願我能負荷正法已,雖行正法心無所行,如諸菩薩行于正法,而無所行亦無不行,爲化衆生不舍正願。是名發心菩薩十大正願。

  

  4.此十大願遍衆生界,攝受一切恒沙諸願。若衆生界盡,我願乃盡。而衆生界實不可盡,我此大願亦無有盡!

  

  5.求菩提者不應放逸,放逸之行能壞善根。若菩薩製伏六根不放逸者,是人能修六波羅蜜。

  

  菩薩十大願與六大誓 四  海濤 輯

  

  1.六波羅蜜是菩提正因,四無量心、叁十七品諸萬善行共相助成。若菩薩修集六波羅蜜,隨其所行,漸漸得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2.六度乃成就菩提之因

  一、布施是菩提因,攝取一切諸衆生故;

  二、持戒是菩提因,具足衆善,滿本願故;

  叁、忍辱是菩提因,成就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

  四、精進是菩提因,增長善行,于諸衆生勤教化故;

  五、禅定是菩提因,菩薩善自調伏,能知衆生諸心行故;

  六、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諸法性相故。

  

  3.菩薩發心先建至誠,立決定誓。立誓之人終不放逸、懈怠、慢緩。何以故?立決定誓,有五事持故:

  一者,能堅固其心;二者,能製伏煩惱;叁者,能遮放逸;

  四者,能破五蓋;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羅蜜。

  

  4.雲何立誓?若有人來種種求索,我于爾時隨有施與,乃至不生一念悭吝之心。若生惡心如彈指頃,以施因緣求淨報者,我即欺诳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現在諸佛,于未來世亦當必定不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一者,若我持戒,乃至失命,建立淨心,誓無改悔。

  二者,若我修忍,爲他侵害,乃至割截,常生慈愛,誓無恚礙。

  叁者,若我修精進,遭逢寒暑、王賊、水火、師子虎狼、無水谷處,要必堅強其心,誓不退沒。

  四者,若我修禅,爲外事所娆,不得攝心,要系念在境,誓不暫起非法亂想。

  五者,若我修集智慧,觀一切法如實性,隨順受持,于善不善、有爲無爲、生死涅槃不起二見。

  六者,若我心悔恚礙,退沒亂想,起于二見如彈指頃,而以戒、忍、精進、禅、智求淨報者,我即欺诳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現在諸佛,于未來世亦當必定不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5.菩薩以十大願持正法行,以六大誓製放逸心,必能精勤修集六波羅蜜,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發菩提心經論》

✿ 继续阅读 ▪ 07-013精進勇猛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