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戒與現代社會(淨蓮)

  五戒與現代社會 

  淨蓮 

  大教東流已數千載矣!夫末法時期,世間濁惡更甚。國際局勢動蕩,衆生惶惶不安。觀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世風日下,人心扭曲。在虛擬網絡世界中的人們,更是爲所欲爲,肆無忌憚。大覺世尊早在數千年前,就爲弟子闡明“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的道理。人身難得啊!現今世人對佛教存在很深的誤解,認爲佛教是消極的,戒律是束縛人們的精神枷索或是宗教的禁忌。而另一方面,人們以所謂的“民主、自由、開放”爲借口,恣意放縱自己的思想和行爲,給無辜的衆生帶來了無窮災難。

  慈悲的佛陀爲了教化此世界之頑愚衆生,以無礙平等的智慧觀機說法,目的就是教導我們過幸福的生活,進而成就圓滿智慧,永脫生死輪回。試問有誰不想過最幸福的生活

  但如何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呢

  佛陀對弟子們宣說了五戒,依此修持,現世不僅幸福美滿,來生更可保人身不失。這正與我國儒家“五常”不謀而合。不殺生,仁也,不偷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飲酒,智也;不妄語,信也。

  社會道德要靠文化習俗、優良傳統的長久積澱,從而形成的社會風尚和個人情操來加以維護。佛教五戒與社會道德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對于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戒的不殺生,不僅包含不殺人的意義,更要愛護一切動植物,培養仁慈博愛之心,尊重生命,愛護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民衆,反對民族歧視和迫害,製止戰爭,維護和平;不偷盜,不僅指不盜竊別人的財物,更不允許以不正當手段騙取別人的財物,並且反對強國以不公正的貿易乃至其它強製手段掠奪貧弱國家的財富,此戒致力建立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的新秩序;不邪淫,除禁止個人發生非正當的兩性關系外,還製止各種危害婦女、兒童和成年人的色情買賣等社會醜惡現象;不妄語,不僅包含不對他人進行欺騙,更提倡人際之間的誠信關系,而且也反對國際間製造謊言,以訛詐和恐嚇的手段達到政治企圖的做法:不飲酒,對于個人不僅是希望飲酒不可過量,以保持清醒的頭腦,還包括禁止吸食一切精神麻醉品(毒品),更要製止危害公衆的環境汙染和精神汙染現象。

  民國時期太虛大師極力提倡建立“人間淨土”,並提出了“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的目標,號召人們積極改造這個濁惡的世界,創造美好的人間。

  有人可能要說:“就憑你們這些佛教信徒就能扭轉現今社會的局面嗎

  你們佛教不是提倡苦修來世的嗎

  ”這實爲世間人對我們佛教誤解。的確,他們誤解的原因是由于我們自身某些消極的做法造成的,我們應該自我反省才對。

  需知,社會像大海水,而個人就是這海水中的一滴。我們每人都與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一個有著相互聯系整體,況且佛教更是提倡犧牲奉獻精神的。如果我們佛弟子每個人都以身作則,嚴持五戒,奉行十善,爲世間衆生做好榜樣,必定可以轉變世人對佛教的誤解,轉變當今社會的風氣,人間淨土的實現就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夢想。

  摘自《正覺》2007年第2期

✿ 继续阅读 ▪ 不思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