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即永恒
道敏
佛典記載,佛陀決定要爲一位醉漢剃度。弟子們都一致反對。惟有已證阿羅漢的大弟子有他心通,知道醉漢明日醒來必生悔意,所以沒有異議。但佛接著說:衆生刹塵心,我也可數盡。這醉漢即令明天醒來會還俗,但他既有一念菩提心,我便應當爲他護念,使之成爲他日後得度的因緣。
佛陀看見的雖然不失當下,但佛陀在當下更看到了無量的永恒。這是佛陀的慧眼。衆生當下害怕無常的壞苦,體會不到永恒空的無際與廣闊。世間凡夫之人,熱心世務的朋友總愛探問:你談過戀愛沒有?其實,一個人要能夠認真的看過花開花落,他才會真正懂得情愛何以會令人魂牽夢挂。若非經曆大生大死,如何能夠體味原來無一物
時間不會白白地成長一個人的智慧,唯有人在世間用心感受,體會甯靜,內在用功,才會打開智慧之門。無盡的時間才會轉變成心靈的財富,對于一位少不更事的人,如果上來佛陀就對他講四大皆空,五蘊無常,他那裏能夠理解呢?如果心魔未除,只一味說苦空無我,恐怕反會變成害障自性本心的“毒藥”。
如果這是佛的意思,那麼,我們也就可以說:佛說此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其實每一個早晨和黃昏,只要我們一起誦《心經》,在片刻和刹那中感受了永恒。識與不識,現前與遠方,時間和方位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我們在“如是我聞”聚首,我們在“歡喜信受”中祈願相逢。這誦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般若空義一經唱出,句句經文便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凝然止住。我們只要擡眼遙望高臺上的彌陀,我都會有五雷轟頂感覺。
一天,我隨隊出班,才一低頭,猛然發覺,那佛手執持的蓮瓣落了一地,落在我身,落在他身,落在一群不甘生命平庸流俗者的身上,一刹那傾,香雲凝結于空中,祥光普照殿內,雖是緣起,已見永恒。這是我多年來最感動的一個早上。
摘自《佛教文化》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