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樣兩頭都失了。就是說你初禅定力不夠,你想入二禅是入不了的。
所以,你必須初禅坐得很穩了,才能修二禅。所謂穩就是說你能在初禅裏坐上一小時。但是,在入二禅之前,千萬不要在初禅裏超過一小時以上。爲什麼?因爲那樣你的定力
會加強,可能不知不覺地到了二禅,于是你就分不清初禅二禅了。所以,你最好每十五分鍾就下來,下來以後再上去,這樣持續加起來一小時。
心離開原有定境的覺受
如果你初禅很穩了,想要上二禅,就要離開初禅的根本定的細心,從原有的修法進入更細的心。禅定越高,呼吸越細,心念越細、更加快樂。因此,你要上二禅時必須遠離初
禅的覺受,心再度專注于修法上:很集中地去看呼吸,重點在于觀察呼吸比初禅定還要細,心念更細更樂,然後想再上二禅。
再度專注于修法上
爲什麼必須再度地專注于修法上呢?就是說我們入定之後,往往有一種現象,在定裏面産生喜樂的感受、身體感覺很舒服。如果你一直堅持在那種舒服的感受裏面,你就跳不
出那個定。每當你要升更高的定時,就必須放棄原來的覺受。就是說,你不要執著原有禅定的境界、禅定的喜樂。一定要放棄,惟有你放棄了,再度集中你原來的修法才能上二禅
。
如果你不放棄那些覺受,即你不願意放棄原來的定--初禅,你就無法上二禅,正如你不願意離開一樓,怎麼能上到二樓呢?因此,當你要上更高的定時,千萬不要留戀原來的任
何覺受,而要更加專注地觀察你原來的修法,如果你是觀呼吸,就更專注地看呼吸,慢慢地就能上到二禅,二禅的變化和初禅一樣,心念變細、呼吸變細,也更加快樂。這些步驟
要一步一步地進行,上叁禅也是一樣的。
3.如何修四禅
上四禅就有些不一樣,四禅是顛倒過來的。怎麼講顛倒呢?就是說更高的禅定是越來越舒服,越來越快樂。但到了四禅,快樂統統消失。此時,呼吸就斷了,舍念清淨的心生
起來了,這就是四禅。有些人的呼吸不正常或者執著呼吸,入四禅前他會覺得呼吸要斷卻斷不了,那種要斷氣的感覺很辛苦,有時會斷一會兒氣,又呼吸幾下。這些人修四禅就不
穩定了。
前天,我說過,心有力量上到某個禅定,不等于進入那個禅定。上禅定好象上下樓,在近行定時,心念可以上上下下地變粗變細。入禅定好像進入房間,在安止定時,心念不
上也不下。所以,當你修到呼吸要斷不斷的時候,就是上四禅的時候了。
當你的四禅穩固的時候,呼吸就斷了。當修四禅到達呼吸斷的時候,應當加長在定的時間,那樣定力會繼續加深,慢慢地連聲音也聽不見了。一定要到聲音聽不見,才算深入
四禅。如果你在四禅裏面還能聽到聲音,猶如你爬上四樓,只在房門口,卻沒有進入房間,這樣只是四禅的近行定。
4.四禅近行定就可以修觀
依據論典說初禅離五蓋,便可以修觀了。而我要求大家至少修到四禅近行定,才允許他修觀。爲什麼呢?因爲這時他有能力進入微細的舍念清淨心了。但是,此後還是要把四
禅徹底修好。凡是修完四禅的人,他就會明白,不同的定力,心的粗細不同。弄清楚這些心以後,就可以修觀或修第五個定了。
5.無色界定與超越禅
第五個定叫空無邊處。如果一個人修到四禅後,可以接著修第五個定,他必須先入到連聲音都聽不見的四禅安止定。如果他還能聽見聲音,那麼他還在四禅近行定中。這時想
要修第五個定,那是在打妄想。爲什麼呢?因爲空無邊處定是屬于無色界的定,你入了那個定,是絕對聽不到聲音的。
當你把四個定的心念都分辨得很清楚了,便能夠做到依心念入定,想入哪個定就能即刻進入。你可以心想我要入叁禅,就專注于叁禅的心念而入叁禅,這時,絕對不是慢慢看
呼吸地入定,而是念頭在轉、轉、轉,就轉進去了。一旦你能夠靜下來心一想我要上叁禅,心就這樣轉、轉、轉,轉進叁禅,你就有機會觀察一個現象,經過幾個心念就入了定。
這在南傳佛教的《清淨道論》裏有說到,從近行定入根本定的時候,一共應該經過幾個心念的轉變。如果你能以轉變心念到某個禅定心念,如此直接入該禅定,以後你可以進
一步訓練超越禅,就是不按照次第入定,你可以訓練自己直接進入叁禅,再從叁禅跳到初禅,從初禅跳到四禅,可以這樣地跳來跳去。
當你把四禅八定都修完了,進一步,你要能夠進第九個定--滅盡定。然而,不是每一個人修完了四禅,都能夠進入滅盡定的。當一個人能入滅盡定,並且能從滅盡定出來時自
由地跳到任何地定,如此定力稱爲獅子奮迅叁昧。如果你只是在四禅裏面跳來跳去,那只是超越禅。
滅盡定是一個很特別的定,進入滅盡定的人,如同死人一樣,什麼知覺都滅掉,什麼心念也沒有。由于無心,所以無法動念從滅盡定跳出來,必須在滅盡定的定力退了才能夠
出來。在滅盡定的定力剛剛退掉,就一跳跳到另一個定。滅盡定也叫滅受想定。沒有想的定稱爲無心定。在無心定時,你不可能動念頭想我要跳到叁禅、跳到四禅。你只能在滅盡
定剛一退出來的時候,一跳跳到叁禅、跳到四禅。這是很艱難的事情,因爲很少人能夠入滅盡定。
在這裏,我要求大家只修到四禅,不鼓勵修無色界的定。爲什麼不主張修無色界的定呢?因爲無色界的定力太強,太強的定力會妨礙你修觀。在很強的定力時修觀,一觀就入
定了,一入定你就不想動念修觀了,沒有觀就不能發慧。所以外道修到無色界的定,整天定在裏頭出不來,根本無法修智慧觀。因此,佛法說,一般人修到四禅的定力,是最好修
觀的時候。
6.入定後的問題
境界的處理
修禅定會出現很多問題,你們都知道如何處理。
修禅定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境界。不管用什麼樣的修法,在禅定裏産生任何境界,看到任何東西,要認定只是禅定的副産品,它不能幫你加強禅定,也不能幫你增加智慧。
就是說,在禅定裏面的任何境界,不過是一種神通,是禅定的副産品。你有興趣就多看一點,可以增長見聞,但是看了就丟掉,千萬不要將那些境界當作證悟,當作很了不起的事情
。
很多人在禅定裏面遇到境界以後,會以爲自己的境界比別人高。那是在比境界的高低,而不是比禅定的高低。他說他能看到佛,你能看到什麼?他比這些東西,這些是沒有用
的。曾經某寺的一位法師向我修學禅定,他入定後看到很多佛菩薩圍繞著,高興得不得了;我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
不要執著這些境界,這不過是副産品。千萬要記住這句話。你看到佛會怎麼樣啊?就算佛在你的面前,你修不好也沒有用,不如看自己的心最重要。你可以把境界當作遊戲看
看、聽聽,千萬不要將它當作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覺得了不起,你就要著魔了,肯定要著魔。爲什麼?魔最容易耍這種把戲給你看。所以,整個修的過程裏面是要看心有多
清淨,有多定,這才是正確的修定的目的。
氣的處理
在修禅定時,氣在身上運轉,如果你不去注意它的話,那些氣是不會很強的,如果你去注意它的話,氣會因爲你的注意而加強。有些人靜坐時,任督脈的氣會轉動。如果你注
意它轉動,便會越來越強,後來變成在轉周天。你可以去轉周天,但是要有本事轉。爲什麼呢?因爲轉周天轉得好,會對身體非常好的,甚至很多病都消除了。
但是,因爲轉周天的氣很強,如果你沒有一些氣功的知識和基礎,你轉到一半轉不了了,那就要出毛病。就是說在轉周天的過程中,氣跑到某個地方停下來,你不理它就休息
了,致使很強的氣留在身上某個部位,以後這個部位就要出毛病,那些轉周天的人要小心氣留在身上。如果你不去理會氣,不去理會它的運轉,氣是不會很強的,就算它停在某個
部位,也會很容易地自己化解掉。
另外,任何人靜坐一段時間,身上、頭上都會出現氣。我們身上的氣因爲定力的變化而不同,心清淨時,清淨的氣往上升。心淫欲時,濁氣往下沈一直沈到男女根。當你心念
很定很清淨的時候,氣就一直升、升,升到頭上去。靜坐完了,下座前要檢查留在頭上的氣,若有的話要把它處理掉。如果天天累積氣在頭上,漸漸地會造成毛病,甚至頭疼。
有些人,定力加強後,睡覺時也會入定,心定在一片光明裏面,然後就睡著了。如果是這樣,醒來的時候,頭上有很多氣,你必須去處理,不然以後也會造成毛病。
有些人,定力太強了,心一集中、看東西,就會入定。這些人專心看書或誦經的時候,因爲心非常集中,外界的東西不能打擾他,很快就入定了。這些人有時頭會重起來,那
時就要小心注意是否氣積在頭上,是的話,要把氣拉下來。
其它修法
有些人原本修過禅定,並且可以入定,我也可以接受你們用本來的修法。但是,你要懂得怎麼用你原來的修法,一步步修上去,如果不懂,最好放棄原來的修法。
還有,在禅定裏面可以看到光明。有些人在四禅之後才看到光明,有些人在初禅就看到光明,看到光明時要小心,不要理會那光明。要回到應修的修法上,如果心跑去看那光
明,就意味著你離開了呼吸的修法。
可以用光明來入定嗎?修定後見到光明可以放棄原來的修法嗎?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要懂得以光明入更深的定。如果你放棄原來的修法,在光明裏又不懂如何修,你就很難前
進了。
貪著樂受
另一個會發生的事情,就是喜樂的感受。如果整天去觀察喜樂的感受,就沒法升更高的定。你要升更高的定,就要放棄原來的境界與原來的覺受。繼續在修法上用功,你才可
以前進。
預 感
當你經常出進四禅,你的念力會特別強,也比較…
《定慧之路(致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