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師《奉晉王述匡山寺書》
呂有祥譯注
江州匡山東林寺者,東晉雁門慧遠法師之所創也。遠是彌天釋道安之高足。安是大和尚佛圖澄之弟子。叁德相承,如日月星,真佛法梁棟,皆不可思議人也。而遠內閑半滿,外善叁玄,德布遐方,聲高霄漢。初詣山足,依止一林,共耶舍禅師頭陀其下,若說若默,修西方觀。末于林右建立伽藍,因以名爲東林之寺。遠自創般若、佛影二堂,謝靈運穿鑿流池叁所,梁孝元構造重閣,莊嚴寺宇。即日宛然峰頂寺者,是齊慧景禅師感山人延請,因住其峰。次梁慧歸在後登攝,方建伽藍。峰有水泉,忽然枯涸,歸燒香咒願,清流盈滿。天降甘露于泥洹,自是以先德名蹤,垂芳不斷。松霞清曠,解處蕭條。公私往返,皆莫不歸向。自大化江左,貧道因至彼山,憩泊東林,時遊峰頂,以歲爲日,羨玩忘勞。然下山伽藍,偏近驿道,行人去來,頗成混雜。今奉清爲兩寺檀越,庶藉影響,衆得安心,禮誦虔誠,用酬弘澤,並乞勒彼所由,永禁公私停泊。沙門某敬白。
今譯
九江廬山東林寺,是東晉雁門慧遠法師創建的。慧遠是彌天釋道安的高足,道安是大和尚佛圖澄的弟子。叁位大德相承,如日、月、星,真下佛法的棟梁,都是不可思議的人物。而慧遠于佛教內熟悉大小乘經論,于佛教外精通《周易》、《老子》、《莊子》叁玄,其德遠近流傳,名聲高達霄漢。其初來到廬山腳下,在一林中與佛陀耶舍禅師共修頭陀行,有時談論佛法,有時禅定默想,修西方淨土觀。其後于林東建立寺院,因此名爲東林寺。慧遠親自創建般若、佛影二堂,謝靈運開鑿流池叁處。梁孝元構成造重閣,莊嚴寺宇。是日,齊慧景禅師受山人延請,宛延登上峰頂寺,住于峰頂。其後梁慧歸繼慧景禅師之後登上峰頂,住持峰頂寺,才建成寺院。峰頂原來有泉水,忽然枯竭,慧歸燒香祈禱,于是清泉湧流,源源不絕,是上天爲佛教道場降下的甘露,自此先德的功迹,垂芳不斷。山峰松林霞照,清淨廣闊,一片寂靜。因公因私公往返之人,莫不向往而至。自佛教傳播江西後,貧僧因此到達廬山,在東林寺停留小住,當時遊至峰頂,以歲爲日,遊興不已,不知疲勞。然而,山下的寺院,由于靠近驿道,行人來來去去,非常嘈雜。今奉請兩寺的施主們,希望用你們的影響,使僧衆能夠安心修道,虔誠的禮佛誦經,以報答佛的恩澤,並請求將原由刻于石上,永遠禁止因公因私在這裏停留歇息。沙門某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