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045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海濤 輯

  

  1.慈.哀(悲).喜.護(舍)

  一、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叁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

  二、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爲之雨淚;叁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

  叁、喜有四事:一曰和顔;二曰善言;叁曰說經;四曰解義。

  四、護有四事: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叁寶;叁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衆生。《演道俗業經》

  

  2.有四事疾得佛道。何謂爲四?

  一曰常行大慈,哀諸群生。

  二曰常行大哀,爲之雨淚。

  叁曰常行大喜,和顔悅人視于衆生。

  四曰常行大護,救度叁界生死之患。《佛說決定總持經》

  

  3.有四法修大慈心。雲何爲四?

  一者,修大慈心,救護衆生;二者,修大慈心,度脫衆生;

  叁者,修大慈心,覺悟衆生;四者,修大慈心,爲令衆生入涅槃故。

  

  4.有四法修大悲心。雲何爲四?《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一者,修大悲心,爲令衆生離諸惡道,住善趣故;

  二者,修大悲心,爲令衆生舍諸惡行,習善法故;

  叁者,修大悲心,爲令衆生離于小乘,入大乘故;

  四者,修大悲心,爲令衆生離于生死,得涅槃故。

  

  5.有四事能調伏諸根。何謂爲四?一者慈心,二者悲心,叁者喜心,四者舍心,是爲四事。名無量心。《未曾有因緣經》

  

  6.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于慈心;若受苦時,觀叁惡道,遠離瞋心,生于悲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于舍心。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大薩遮尼幹子所說經》

  

  7.若常行慈、喜,心則放逸,以喜樂多故;若常行悲,心則生憂惱,以念苦多故。是以行舍莫令苦、樂有過。《禅法要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