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大慈心 海濤 輯
◎菩薩忍辱爲衆生
1.是菩薩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衆生斷愛恚故。
2.若割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衆生聞法信故。
3.若割鼻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受端嚴無上持戒香故。
4.若截足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得如來四神足故。
5.若截手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欲攝取一切衆生得寂靜故。
6.若分解支節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令具足六波羅蜜故。
7.若挑眼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得慧眼故。
8.若斬首時,亦行忍辱,起慈悲心,爲得如來一切智首故。
9.是菩薩如是忍辱趣向思惟,願令一切衆生得度、得解脫,爲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大寶積經》
◎菩薩摩诃薩具二十一法,在生死中而不生悔。
一者,所修善法共大慈行。二者,所修慈心共大悲行。
叁者,所修大悲共調衆生行。四者,調伏衆生共精進行。
五者,所修精進共善心行。六者,所修善心共方便行。
七者,所修方便與慧共行。八者,所修習慧共禅定行。
九者,所修四禅共神通行。十者,所修神通與智共行。
十一者,所修習智與欲共行。十二者,所修習欲與念共行。
十叁者,所修習念共菩提心行。十四者,所修菩提共四攝行。
十五者,所修四攝與戒共行。十六者,所修戒禁共多聞行。
十七者,所修多聞共如法住行。十八者,如法共住陀羅尼行。
十九者,陀羅尼共無礙智行。二十者,無礙智共功德莊嚴行。
二十一者,功德莊嚴共智能莊嚴行。《大方等大集經》
◎菩薩有四事行得忍辱力,心無恚怒。何等爲四?
一者,待遇一切人如父母愛其子,亦如自身無異。
二者,若得苦痛、撾捶、割剌,計無有身而不愁憂。
叁者,已得解空,離諸所見。
四者,身所行惡常自責悔,他人所作見而不證。是爲四事,菩薩得忍辱力,心無恚怒。《須真天子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