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050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一 海濤 輯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法,諸菩薩摩诃薩若能成就,即得施波羅蜜多。何等爲十?

  一者、成就法施;二者、成就無畏施;

  叁者、成就財施;四者、成就無希望施;

  五者、成就慈愍施;六者、成就不輕慢施;

  七者、成就恭敬施;八者、成就供養施;

  九者、成就無所依施;十者、成就清淨施。

  

  1.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法施?

  一、所謂攝受正法,受持讀誦無所希求。

  二、不爲利養恭敬故,不爲名聞勝他故,唯爲一切苦惱有情令罪銷滅。

  叁、演說妙法無所希望,如爲王、王子及旃陀羅子演說妙法心尚無二,況爲一切大衆說法心不平等!

  四、雖複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

  

  2.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無畏施?

  一、所謂菩薩自舍離科罰及一切器仗,亦教他學舍離科罰及一切器仗。

  二、又複觀察一切有情如父母想,如男女想,如親屬想。

  叁、何故菩薩作如是念?如佛所說:「一切衆生未有不曾爲我父母、男女親屬!于微細蟲猶割身肉而布施之,何況廣大有情而令驚怖!」

  

  3.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財施?

  一、所謂菩薩觀見一切有情造極惡業,施財攝取,令彼遠離所作惡業,安置善處。

  二、複起思惟——佛說:「布施是菩薩菩提。由布施故,得斷叁種不善之法,所謂悭吝、嫉妒、惡思。」

  叁、是故我應學于如來,隨所有財常行布施。雖複施與,不起慢心。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二 海濤 輯

  

  1.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一、所謂布施終不爲自身故,不爲財物故,不爲眷屬故,不爲利養故。

  二、然諸菩薩行布施時,其心清淨,由是因緣遠離一切希望、報恩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成就不希望施。

  

  2.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慈愍施?

  一、所謂菩薩見諸有情受于苦惱、饑渴、貧露、衣服垢弊,孤獨無怙、無所依止,遠離福業、無所趣向,由此菩薩作是思惟,起慈愍心:「我爲利益彼有情故,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此諸有情受于苦惱,無歸、無怙、無所依處,流轉生死。我當何時爲諸有情爲歸、爲怙、爲所依處?」

  二、由是菩薩慈愍纏心,于常常時、于恒恒時,隨所有物施彼有情。

  叁、雖有饒益衆生善根,終不恃此起于高慢。是名菩薩成就慈愍施。

  

  3.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一、所謂施時,終不棄擲、輕欺而與;曾無瞋嫌、邀颉之意;不恃富貴、自在傲慢;非求多聞、名稱憍逸。

  二、所施與時,歡喜恭敬,尊重贊歎,自手授與。是名菩薩成就不輕慢施。

  

  4.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恭敬施?

  一、所謂菩薩見阿遮利耶、邬波馱耶及修梵行所有尊者,恭敬頂禮,問訊起居,但是所作種種善根,願我同作所作成就。是名菩薩成就恭敬施。

  

  5.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供養施?

  一、所謂菩薩供養叁寶。雲何供養佛?謂于如來製多之中,若花、若香、若散、若燒及塗掃地,若製多破壞,應當修理,是名菩薩善供養佛。

  

  菩薩圓滿布施波羅蜜—叁 海濤 輯

  

  二、雲何供養法?謂諸菩薩聽聞正法,若書寫、受持、讀誦、通利、思惟、修習,不顛倒思惟、不顛倒修習,是名菩薩善供養法。

  叁、雲何供養僧?謂供給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下至水器,衆具皆足,是名菩薩善供養僧。如是供養佛、法、僧時,是名菩薩成就供養施。

  

  6.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無所依施?所謂菩薩行布施時,終不爲求天王位果及生余天,亦不求人王及小王等,是名菩薩成就無所依施。

  

  7.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清淨施?所謂菩薩行施之時,觀察施物及能、所施皆非實有,離諸障礙、雜染、過患,是名菩薩成就清淨施。

  

  8.善男子!若能成就此十種法,是名菩薩成就施波羅蜜多。

  

  9.(佛告)諸仁者!以四種布施清淨平等,以布施故,衆生于流轉時恒受勝報,速能得入無畏大城。何等爲四?

  一,于一切衆生起憐愍心。二者,平等心。

  叁,大慈心。四者,大悲心。此爲四種布施清淨平等。

  

  10.複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

  一、施已見受者過。二、施時心不平施。

  叁、施已求受者作。四、施已喜自贊歎。

  五、說無後乃與之。六、施已惡口罵詈。

  七、施已求還二倍。八、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

  

  11.菩薩布施遠離四法:一毒施,二刀施,叁不淨施,四無利益施。

  

  12.菩薩布施遠離四惡:一破戒,二疑網,叁邪見,四悭吝。

  

  13.若惱眷屬得物以施,是人未來雖得大報身常病苦。

  

  14.若人施已生悔,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來雖得財物常耗不集。

✿ 继续阅读 ▪ 07-049菩薩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