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中的楊柳
藍吉富
佛教又被稱爲「蓮華的宗教」。在各種不同的佛典裏,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蓮花是佛教中最常見也是最具聖潔意義的植物。其次,菩提樹、沙羅樹、優昙華、曼陀羅、龍華樹、吉祥草、芭蕉、貝多羅‧‧‧等都是在佛典中所常見的。嚴格地說,楊柳在佛教中所具的意義並不特別凸出。如果不是因爲有「楊柳觀音」的宗教信仰與藝術造型,現代人還真不容易把楊柳與佛教聯想在一起。
楊柳在佛法中的主要作用可以找到下到列幾項:一、可做爲僧團中的日常洗漱用具-齒木。二、可當做佛菩薩之根本誓願的有形象徵(叁昧耶形)。叁、密教施法時,楊柳也是施法工具之一。
嚼楊枝
被當做「齒木」,是楊柳在早期佛典中所顯現的第一項功能。用現代話來說,「齒木」就是牙刷。用楊柳枝當牙刷,乍聽之下,似乎會讓吟慣「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中國人覺得大殺風景,但這確是印度、甚至於在中國、日本佛教僧團流傳千余年的日常習慣。
古代印度僧人的刷牙方式,佛典稱之爲「嚼齒木」或「嚼楊枝」。齒木的來源截取自楊柳枝(或類似的樹枝),長度在六寸到一尺二寸之間,體積大約像常人的小指頭那麽大。嚴格地說,齒木只是指可用來刷牙的樹枝,並不限於楊柳枝一種,但是習俗相沿,在我國佛教徒心目中,「嚼楊枝」已經成爲「嚼齒木」的同義語。
印度人嚼齒木,與今人刷牙的情形類似,時間都是在每天早晨或飯後。方法是先將楊柳枝的一頭用牙齒嚼碎,然後用嚼碎的楊柳枝淨刷牙齒,甚至於還用以刮舌,最後再漱口清洗。依佛典所載,這種刷牙法有很多好處。據說可以除痰、解毒、去齒垢、發口香、明目、潤喉‧‧‧等。有口臭的人嚼楊枝,大約半月可以治好。如果嚼楊枝之後,再加上用水灌鼻,據說可以使人祛病延年。關於齒木是不是一定用楊柳枝的問題,唐代名僧義淨到印度那爛陀寺時,曾發覺印度甚少楊柳樹,而且那爛陀寺僧所指的齒木樹並非楊柳。雖然如此,但是在義淨之前,印度來華的譯經師及其後的中國佛教界,則都將楊枝當做齒木,而且這種習慣還流傳到日本。
楊柳與觀世音菩薩的關系
齒木與香水是古代印度人饋贈友人,表示自己誠意的禮品。這種習慣延伸到佛教界,也就成爲禮敬佛菩薩的供品。古印度的香水(阏伽)其實是加上香、花的淨水,而齒木的中國又專指楊枝,因此,我國佛教徒在供佛時,乃演化成「楊枝淨水」的固定供物。
本來,楊枝淨水是可用來供養一切佛菩薩的。但是,由於佛典中有一種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的法事叫做「楊枝淨水法」(又名「請觀音法」);而且,觀世音菩薩的叁十叁種化身之中,又有一尊手執楊柳以救渡世人的「楊柳觀音」,因此,楊柳與觀世音菩薩的關系,乃格外密切。在一般常見的禮拜觀世音菩薩的課誦文中,幾乎沒有一篇不包含「楊柳」一詞的。
「楊柳觀音」是密教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中的一位本尊,又稱「藥王觀音」。修此密法的主要功能是祛除身上的病患。由於象徵此尊根本誓願的形相(叁昧耶形)是楊柳,而且此尊的形像,也是右手執楊柳,所以佛教界都習稱爲「楊柳觀音」。此尊是曆代觀音造像或畫像中,頗受中外佛子喜愛而流傳頗廣的佛菩薩像之一。
楊柳在佛典中,除了上述幾種作用或意義之外,在密宗儀軌裏,也常被用來當做施法的工具。譬如修准提法的人,面向楊柳枝,結手印,誦准提咒一○八遍之後,即可用此一楊柳枝替人驅除鬼魅。這種法術式的運用,雖然較爲好奇者所樂道,但是在佛教中並不普及。一般而言,只有密宗行者使用,在顯教宗派裏是不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