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目的與責任—一 海濤 輯
1.我們責怪、批評別人是因爲我們不喜歡受苦。但是如果我們不喜歡痛苦,我們就不應該傷害別人及製造不和諧,這些都會幹擾到我們的安樂:我們想要的竟與我們對他人所做的相反!
2.如果你遭人批評與責備,就拿它作爲修行吧,它是覺悟之道,這種針對「我」的抱怨責難,是累世業力的顯現。要修忍辱波羅蜜,盡可能用轉念來平息怒氣和對他人的惡意:那是菩提心的敵人。
3.當然,會有愛批評的人存在,如果他們不是佛,如果他們是出于貪著和瞋恨而批評,那他們實在是造了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沈重惡業,將使他們多劫投生地獄道。這就好象他們來到人道只是爲了購物,像去超市購物一般,而買下了地獄道。
4.忍辱——不要對任何危害你、對你不好、傷害你的人執持任何怨恨。只要放手並修持安忍。因爲對他們生氣既不能幫助你、也不能幫助他人,只會使你墮入惡趣。
5.身爲佛法的修學者,就要設法幫助衆生解決問題。應該把自己所受的戒跟日常生活相結合。疲累時,要憶念:那是修行的心要!
6.看看那些沒有遇到佛法,不知道有來生的人,他們的心猶如黑夜,被無明所覆蓋,一輩子只追求此世的安樂,因爲完全顛倒,無從辨別善惡,所以他們看成獲得安樂的方法實際上都是惡業,晝夜每分每秒所作所爲都是不善業,都是在跳入叁惡道的深坑。他們何等可憐。
7.自己行善,而看到有衆生過著那樣恐怖或痛苦的日子,不幫助他們,自己怎麼可能休息?幫助他們的最好方法,就是保護他們不受苦、改變他們的態度、然後改變他們的行爲。這樣,他們就能從這一輩子獲得安樂,一直到成佛。用這個讓衆生脫離顛倒的方法來利益他們,才是真正對症所下的藥!
8.每年有許多人直奔惡趣,但因爲你提供佛道次第的教授,能夠幫助許多人避免墮落苦趣。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保護,是最好的方法。
人生的目的與責任—二 海濤 輯
1.身爲佛弟子,要創造弘法利生的助緣。如果有衆生遇到困難,就依個人的能力去幫他解決。五方佛誓言中包括饒益衆生戒,即使你只告訴他路怎麼走,或者他生病,而你給他藥吃。這都能成爲寶生佛誓言的無畏施。
2.一旦你開始爲其它衆生過活,就會享有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你爲別人而閉關、修行、學習,爲別人而辦公、烹饪。當你扭轉心態,做每件事情都是爲了別人,要平息他們的苦難,使他們獲得幸福時,內心便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安甯。
3.人生真正的快樂,始于愛惜其它衆生。
4.要成爲仁慈的人,而且能夠服務衆生。如同密勒日巴對那些照顧和承事行者的人說的:「修行人在石頭上禅修,功德主供養食物,是一起成佛的吉祥安排。」這意指盡未來世你會滿所有的願,它們會輕易實現,無論你需要什麼,包含所有的成就,人們將很容易提供任何東西給你,正如你現在爲修行人所做的。
5.佛陀的一切事業當中,聖語最爲殊勝。即使自己還沒有證得佛果,還是要付出讓衆生離苦得樂的最好引導、至上方便。等到證得佛果位,我們的事業不會告一個段落,不會躺在床上休息,因爲成佛唯一的目的在于利他,而利他最好的方法是說法。因此應該體會到,值遇無誤的正法是多大的善緣。
6.只要是佛法的活動,只要它是爲了弘法而辦的,即使動機染上了世間法,還是有不可思議的利益——此世、來生、解脫、佛果的利益。
7.涉及到弘揚利他教法的,確定是有意義的。我曾經向那旺‧塔傑格西請教,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的動機而自現本尊,算不算善業。格西拉回答說:「算。因爲對象具威神力,即使是那樣自現本尊,還是能夠淨除惡業。」
8.薩迦法王在雪梨說法時,有人問他什麼是最好的利他方式。法王回答說:「指出正道。」我覺得很有意義,而這也正是我們所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