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一 海濤 輯
◎增長財富的方法
1.要獲得成功和財富,很重要的是不要只修財神法。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修布施,財富與經濟的繁榮主要來自布施與供養叁寶。供養上師、佛、法、僧,並對有情修布施和仁慈,那是基本的因。
2.首先,發菩提心——爲了要提供保存和弘揚佛法的上師和僧伽必需品、爲了正在經曆佛法和物質貧困的有情,而要獲得財富。最主要的是如此禅修。
3.當你把水倒在財神像的頭頂上並持真言時,觀想財神的體性是上師。供水並思惟你已經生起無量大樂,財神非常歡喜,賜予你所有的成功,帶給你所有的財富或你所欲求的一切,一秒鍾也不延遲。
4.如果有人非常吝啬,又不太修布施,就算你修施予財富的財神法許多次,要成功也要花上很久的時間。在每日生活中,修持任何你可以做到的布施,尤其是供養上師的其它弟子,思惟他們和上師是一樣的,這會造下許多功德。除了供養金錢,只要極需慈善的地方你就施予。
5.閱讀《金剛經》也很好。這累積了許多功德,比供養諸佛菩薩還多的功德。藉由禮拜佛陀也是非常強有力累積廣大功德的方法。另一件迅速帶來成功和廣大功德的事是持誦無量壽佛的長壽真言。
6.助印《心經》、《金剛經》或任何智慧度的教授也能累積功德。另一種方法是隨喜。透過隨喜,你會對其他有情的功德感到快樂,同時自己也累積了那麼多功德。
◎關于工作
1.上班時,思惟:我勢必要覺悟,以引導一切有情覺悟,所以我現在要工作服務一切衆生。如果你是爲了養家而工作,那也相當于服務一切有情,如果你不養家,你仍需物質條件以便修學佛法,爲了利益衆生而成佛。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二 海濤 輯
2.工作時,憶念給自己工作的人,及讓我活下去成爲可能的衆生之仁慈。這樣的思惟能避免在工作上産生瞋恚之類的惡劣情緒。
3.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首先是學習怎麼做好你的工作,但是,那遙不足以確保你的行爲能夠成爲無誤的安樂因,或是讓內心得到滿足感或成就感。如果你有菩提心的發心,那麼任何工作,都會變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因。
4.因爲你工作會得到報酬,所以顯得好象是樂因,你也相信它是樂因。但若你是出于世俗的動機、對今生的貪執而做,無論你把工作做得多完美、多純熟,或賺了幾十億美元,實際上,你做的工作永遠不可能變成樂因,反而不斷變成苦因。
5.其實,你的工作只是獲得薪資的助緣。你能獲得薪資的主因,是你過去藉由慷慨布施他人,或供養皈依境叁寶、其它聖物等等而造下的善業。也只有藉由之前所造的善業,你才能得到工作。工作本身只是你獲得報酬的一項助緣。
6.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情況是,就算他們賺了幾十億美元,全是出于爲了自己、爲了今生而做,所以每件事都變成惡業。他們的整個人生都變成惡業——投生于惡趣的因——這樣的生活是沒意義又空虛的。
7.就算有人這輩子一直很富有,下一世也可能變窮困。事情不可能永遠不變,唯一不變的就是痛苦,在我們解脫輪回之前,一切事物的體性都是苦。
8.輪回的體性就是沒什麼事是確定的,除了佛法,沒什麼事可以帶來滿足。輪回就像火,很熾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逃出火焰:唯一的方法就是出離輪回。
9.就連成就正覺的有情,像佛陀,也經曆了種種困難,雖然他已經淨除了二障,圓滿兩種證德。有一次,由于過去世一項行爲的果報,有一根刺刺進他的腳六吋。如果連佛陀都說明了這疼痛來自過去的業,爲什麼我們不會承受到?爲什麼我這樣一位平凡的有情不會承受到?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叁 海濤 輯
10.在世界各地你都會發現,有人從沒在學校或大學裏受過教育,或終其一生連一天都沒工作過,但卻極爲富有,擁有足夠的錢過幾輩子。這顯示了一般認定的成功(有錢、有名望),既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所謂的「職業」,連一份正規的工作也用不著。這全都取決于業。
11.當然,我們必須經曆過去的業。究竟的解決之道除了修行,別無選擇。佛法,意指淨除過去的惡業,並盡可能不再造惡業。這是自他今生事業成功的根本解決方案。
12.與地獄有情比較起來,我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由,也擁有地獄有情無法想象的快樂。我們認爲是問題的事,根本不算什麼;它只是很大的享樂。
13.就算在人道,也有許多其它人,他們的問題比你糟上一百倍。最糟的是他們沒有找到有根據的修行之道,對他們的苦束手無策,對未來世以及屆時會發生什麼事毫無概念,不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14.所以,身爲人道有情,我們既然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由,就更必須用這樣的自由來實修佛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正在結束過去世的惡業。
15.如果因爲以善心承事他人而失去整個事業,你還是會因此獲得許多功德。就算你努力的結果沒有帶來很多錢財,遲早你會享受到成果。
16.當你爲對有情具有深廣利益的計畫工作時,通常障礙會生起。不是每一次,但多數會如此。你必須要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夠提供這種承事。不然的話,有情早就非常輕易地成佛了,不會有任何有情留到現在。
17.你過去擁有財富、受用的善業已經耗盡。當你還有機會時,你沒有藉由供養佛法僧以及布施有情,來造更多善業和財富。你最近的善業只用在你自己身上,並懷著對此世的貪戀執著,所以不會變成善的,而這功德業已耗盡。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四 海濤 輯
18.很重要的是你必須懷著強烈的信心修行。當你在享受善業的果報時,應該以誠摯的心、饒益有情的心,繼續用它來造更多善業。這樣,成功將會繼續下去。
19.如果,在你成辦了強力的淨業並累積許多功德之後,例如供養非常有力的承事給上師、給有情,或給僧伽,然後,如果你生意失敗,這是一種淨業的征兆。
20.經典教授中說,修有力的淨業法門,例如發菩提心,可以使你免于經曆到投生于惡趣、並數劫忍受巨大痛苦的沈重惡業。如果事業失敗,意指你不必多劫經曆許多沈重的苦。
◎婚姻
1.你可以急著結婚,結果卻終其一生活在不幸、爭吵及不調和中,這沒意義。應該花幾年的時間觀察可能的結婚對象再作決定。認識一個人要花時間。
2.婚姻的目的應該不止是肉體、性的接觸。如果目的只是這樣,當其中一人找到其它對象,心意就會改變。共同生活的原因不應該只是這樣。應該要以悲心和慈愛彼此相扶持,並培養、修持善心。
3.既然你已經決定要過婚姻生活,那麼就應該讓婚姻變成你生命中一件特別的事,讓婚姻生活更有利益、更有效益。有效益意指培養善心、培養安忍,忍受在承事他時遭遇到的困難。
4.你可以成爲對方修持佛法的大助緣,幫助他淨除惡業、累積廣大的功德,並帶領另一半越來越接近成佛。
5.透過布施佛法、了解菩提道次第,令另一半修持菩提道次第。思惟如果這個人能獲得一切安樂,包括解脫及成佛的安樂,那有多麼好!
6.人際關系問題的根本在于雙方過去所造的惡業。問題是那些惡業的果報。例如妻子與丈夫不和睦,變成彼此的冤家,諸如此類,這種不調和是過去造惡業的果報。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五 海濤 輯
7.當另一半對你生氣或不悅、罵你、虐待你時,修持安忍讓自己能忍受傷害,同時體認到這是修持布施的機會,布施你的身體和財産。
8.承事這個人,不要認爲這是「我」 先生,「我」太太,「我」小孩,「我」父母,那是貪著的表達方式。不要這麼想。反而應該覺得他們最珍貴、最仁慈,然後承事他們如同一個想要快樂不想受苦的人。
9.與丈夫或妻子相處困難,很重要的是要記得你自己過去世的惡業:在過去你曾經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最好記得這點,這樣你就不會生他的氣。
10.因爲你過去世對他很壞,他才對你很壞,而那將使他投生于惡趣。這是一種培養悲心的方法。
11.當你們還在一起的時候,用它來培養悲心。某方面而言,這個人在教導你出離心,教導你解脫。他正教你出離輪回、出離貪執,告訴你放下對境之道。
12.當你放下貪執,就會帶來滿足。運用這種經驗來禅修非常好。
13.在佛法上彼此幫助、支持,使得在一起變得非常有意義。如果在婚姻生活中沒有這種特別的態度,那和豬狗的生活沒有絲毫差別。它們也可以體驗性歡愉。
14.離婚如果發生了,就讓它發生。不要太心煩,因爲這意指你正在經曆過去世的惡業,例如邪淫。離婚也可能是離間、造成不團結、造成他人之間分裂的果報。你之所以離婚來自于這些業的果報。
15.就離婚而言,你必須思惟:「他離開了我,所以過去我所造讓他人離開我的惡業已經結束了。被淨除了。」你必須用正面的方式看待這種情況。這種方式能帶來內心的甯靜,變得像是毒藥離開了你的身體。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六 海濤 輯
◎父母
1.你可以試著讓父母快樂,但不能期待他們總會覺得快樂。盡己所能,常常去探望他們。要報答父母的慈恩,最好的方式就是對他們解說佛法,鼓勵他們實修佛法。這樣,你就能使他們獲得好的轉世,因爲他們所需要的是解脫輪回。只給他們…
《07-073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選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