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076轉逆緣爲道用

  轉逆緣爲道用—一 海濤 輯

  

  1.有人愛你是重要的,但是有人恨你更重要。每個人都愛我們的時候,就無從生起忍辱這個珍貴的功德。所以我們生活上太需要有人對我們發脾氣。

  

  2.DL喇嘛尊者教我們思惟這個人的恩惠多大。他像佛、法、上師那樣珍貴;他的恩惠如同佛陀、上師,因爲沒有人生我們的氣,就永遠不會修忍辱。

  

  3.在我的生命中,這個對我不好的人實在非常珍貴,因爲佛陀不會對我發脾氣;朋友還當朋友時,不會討厭我;中庸的人不會對我不好,所以都沒有機會因他們而修持忍辱。

  

  4.所有生命體中,包括佛陀,只有這個人給我修忍辱的機會,而忍辱是那麼重要、珍貴的德行,是安樂的來源。因此,恨我們的怨家就變得那麼珍貴。

  

  5.別人拿棍子來打我們,我們不會對那根棍子生氣。它本身柀那個人使用,所以對它發脾氣,沒有道理。同樣地,那個人的身、語跟意,都被他的瞋恨心、煩惱所控製,他的身、語、意像奴才,完全是瞋心的工具,而那個人一點都不自在。他既然完全被控製,就應該成爲我們悲憫的對象。

  

  6.當生活上遇到麻煩時,我們相信問題是他人製造的!但是只要思惟業,看清沒有創造者,瞋恨心就沒有依托。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都來自自己的心,來自業,一旦思惟業,心裏就容不下瞋恨,因爲沒有對象可以責怪。

  

  7.另一個方法是利用這個因緣來長養悲心:我是因爲造業,才受到傷害。是從誰開始?不是由他,而是由自己的業。過去自己如此對待衆生,所以現在才有這些遭遇,是自己的業促使了對方這樣作。由于這種傷害,他造惡業,將來會失去人身,墮落惡趣。難道不是我害了他迷失在叁惡道?

  

  8.生氣把你的功德毀滅,把你日常生活乃至長遠的安樂銷毀。一剎那的瞋心多劫耽誤你成就。瞋恨是個大障礙,特別是對菩提心的生起。

  

  轉逆緣爲道用—二 海濤 輯

  

  1.空性能對治一切煩惱的根本——無明,使得其它所有煩惱,例如瞋恨,也跟著消失。在思惟空性的那一剎那,煩惱就會停止。

  

  2.煩惱往往是在相信虛幻的我等等那些不存在的對境是實有的情況下才生起,因此,在思惟「我」、「諸法」皆空時,就沒有根據。這是最有力的對治法。

  

  3.現在,你擁有這個人身,而且就在此世,你能到佛陀的淨土去,或者獲得更高的轉趣。如果你生氣或心懷怨恨,是一件非常傻的事,而且會造下投生惡趣的因。仔細思惟這些,放下,原諒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

  

  4.忍辱和悲心是對自己及一切衆生最大的保護。心中無瞋心,就沒有敵人;心中有佛法,就不會受傷害。

  

  5.持戒的人不可能受到他人的傷害。這一點很重要。被他人傷害者,必先造其因,也就是說,自己先去傷害他人。

  

  6.別人的行爲爲什麼讓你受傷?是因爲你的貪著、我執。當然,貪著的根本在于癡,在于不明了諸法自性空、不知「我」的真相、不懂「我」僅僅是假立名言、本身空性存在的心。

  

  7.先是有貪著,貪著個人這輩子的安樂(別人的贊歎、好名聲、物質的利益),不希望生活上遇到跟它相反的,更有只追求自己安樂、被贊歎等等的我執。所以當你爲別人做一點事情或者給了他一個東西,對方卻不表欣賞、謝意時,你就感覺受到傷害。這是淵源于貪著。

  

  8.別人不欣賞、不說謝謝的行爲讓「你」受傷,但是它不會傷害到你的慈心、悲心、忍辱,不會傷害到你看清主體、客體、行爲實相的智慧,不會傷害到你現觀空性的智慧。所以那個人的不喜歡、不顧恩,所傷害到的是我們的貪著,是冀望回報的「我」。

  

  9.滿足來自與佛法相應的心。如果你依隨此心、這自由的心,別人的批評也不會打擾到你,這傷害不到你的慈悲。

  

  10.不爲痛苦而煩惱,亦不執著快樂的人,能無礙地修持佛法,解脫苦樂,抵達無憂之城(和平的喜樂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