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食肉者說
妙賦
一般世間人是不相信殺生會有果報的,也不認爲吃肉有什麼不對,倘叩問其由,其必不屑曰:禽獸嘛,生來便是給人吃的,我不吃,還有他人吃呢!退而思之,此君所謂生來給人吃又是何理由呢?難道是動物沒有情感嗎?不懂得死懼生歡嗎?非也!
在福建甯德,某地有一頭耕牛。牛老了,主人想把它賣給屠販,一天孩童就戲對它說:老牛老牛,快起來快起來,明天你就要死啦!誰知這頭牛一聽,好象明白孩子的話,一下子兩只眼睛唰唰的竟然流下了大滴大滴的淚珠。受驚的小孩趕緊叫來父親,老牛一見主人,雙膝跪地不停地顫抖,似乎在乞求寬恕饒命。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附近的老百姓都爭著來看熱鬧。第二天,當屠販想把它牽走時,老牛抵死不從,又是流淚又是向旁人下跪,後來有些好心的人便湊點錢把它買了下來放生于附近的支提山寺,至今它見人還時不時的下跪呢。
可見,凡有命者皆貪生,我們怎可以盡一時口腹之欲而讓彼長時不安呢?故孟子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仁人君子聞者其戒之乎!那麼,是動物沒有家親眷屬嗎?非也!
青島有一位垂釣者,一天去海邊垂釣,等了很久沒有動靜,最後終于有獵物上鈎了,但是卻出奇的重,以至于釣竿都有點承載不起,這位先生大喜,以爲是一條大魚,于是跳下水順線提起來一看,不覺目瞠口呆,原來是一只海龜,不過它的身旁還圍繞著十來個小海龜,它們一個疊著一個,誰也不肯放松,原來它們覺得情況不妙,都在奮不顧身地保護自己的母親呢!這位先生不覺大受感動,于是折斷釣竿,從此再也不垂釣了。可見動物一樣有父母兄弟姐妹,我們怎能去拆散它們的骨肉團聚,讓其終日哀鳴呢?難道是它們不會言語嗎?非也!
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古書記載:孔子的女婿公冶長就懂得鳥語。一天散步時,他聽到有只鳥兒唱道:公冶長,公冶長,南山坡上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腸,快去取來莫彷徨。公冶長趕忙跑去一看,果然有只迷路的羊摔死在那裏,于是就背了回來,但吃的時候卻忘記了分給鳥兒一份,結果鳥兒就報複他,隔天又來唱道:公冶長,公冶長,西山坡上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腸,快去取來莫彷徨。公冶長又趕緊跑去,不過這次被騙了那是一具人的死屍,公冶長因此也蒙冤入獄,後來還是因爲鳥兒泄露了鄰國攻打魯國的消息被公冶長聽到後秉報國君才得以立功出獄。
你看,鳥兒不但會唱歌言語,還能與人爲謀呢!如此看來,上述理由都是不能夠成立的,那麼就只可能是一個荒謬不誕的理由了:人比獸強!但如果弱肉強食就是天經地義,那麼人與獅子虎狼又有何差別呢?假使哪一天閣下不慎爲它們所傷,那麼,請千萬別傷心,這是天經地義呀!獸比人強嘛!其實,如果就單項能力比較,動物還真的比人強呢。我們跑不過羚羊跳不過袋鼠,不能象鳥一樣飛,不能象魚一樣遊。身高比不過大象,氣力甚至不如一只螞蟻它能搬動超過它體重十倍的食物。只不過人類的聰明智慧超過了它們,所以動物之中人獨爲尊。人類通過發明創造,掌握了種種先進的工具,然後又利用它瘋狂的向自然界掠奪,造成了種種的生態災難,這絕非危言聳聽!
衆所周知的一個事實:地球上的物種每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許多動物也正瀕臨滅絕,等人們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又忙忙的這裏禁捕,那裏建保護圈。真是何苦又可笑啊!更可笑的是,一些自命不凡的人,竟把食肉當成理所當然,有一次就有位先生問我:師父,你說吃肉不好,那麼,如果人人都不吃,那這個世界不是禽獸漫天飛?還能讓人呆下去嗎?我怔怔的看著他一言不發,奇怪他爲什麼不說:師父,如果全世界的人頓頓不離魚肉,不是叁年五載就把它們全給吃光了嗎?乍一聽,似乎他是迫不得已的而且是“大發慈悲”。細一思,這無異是一種滑稽的幽默:你以爲它們不病不死長命百歲嗎?無非是自己貪婪不足的食欲罷了!又有居士問我:師父,別人都吃肉,如果我去吃素,人家會譏笑我怪怪的,怎麼辦呢?這就好比一位尋寶者,辛辛苦苦的在某地發現了一塊沈甸甸的金子,然而他卻四顧左右猶疑不決地想:要還是不要呢?如果全世界的人個個都有這麼大的金子,那我要它做什麼呢?其他的人爲什麼就沒發現它呢?唉,如果事事都必須惟別人馬首是瞻,那麼,別人殺人放火你是不是也要亦步亦趨呢?誰先得到金子誰先成爲富翁,別人有沒有發現是別人,戒肉無非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同時也會得到仁壽康甯的果報,你先覺悟你先得到。何必又在乎別人怎麼說呢?
還有的人吃肉則是出于營養的顧慮,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可以一生吃素不吃葷,但不可以一輩子吃葷不吃素。牛雖然吃的是草,不也身粗體壯力大無比嗎?況且,人生來就不是肉食者。不信你看,一般肉食動物的牙都是犬牙,以便捕獲動物時咀嚼有力,而人類的牙又平又密,根本就不適宜肉食。再則,肉食動物的腸一般又短又粗,這是因爲肉食如果長時間在體內滯留就會中毒,所以得盡快消化排泄出來,否則便有性命之憂,故肉食動物壽命一般都較短。而人類的腸又細又長,則更是不適宜肉食的了。
因此世間的疾病也或多或少總與肉食有關,現代科學證明:肉食中攜帶大量病菌與寄生蟲,許多傳染病都與動物有關:象艾滋病霍亂等等,最近的一場非典則讓我們真實的體驗到了肉食的可怕,也讓我們明白人類在危險降臨時的驚慌與動物被殺時的恐懼是一模一樣的,而奈何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宰殺牲畜血賤雙手卻依然無動于衷,而佛說:殺生有兩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食肉也是間接的殺生)。當然,如果一下子還不能遠離肉食的習性,佛法也是開許吃叁淨肉的(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爲己殺)。但須心懷慚愧,常常念佛回向于它,至于“吃肉有理”這種論調則是佛法絕對不支持的。“楞嚴經”說:“以人食羊。羊死爲人,人死爲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吞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俗話說得好:“莫謂衆生血肉賤,吃它半斤還八兩”,要知世上沒有便宜的“好”事。爲了享受兩叁分鍾的快樂,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且不談今生大把的錢財從食道中流走,單是來生冤冤相報永無了期的牽纏就觸目驚心啊!正是:“千百年來碗中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啊!
當前世界各地綿延不絕的凶殺、慘絕人寰的戰爭不就是因爲這一念殺心貪心之不去,推而廣之最終殃及我們人類自己的結果嗎?真正自作自受啊!就算抛開佛法的因果報應,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恻隱之心嗎?古詩曰:“一指納沸湯,渾身驚欲裂。一針刺己肉,遍體如刀割。魚死向人哀,雞死臨刀泣,哀泣自分明,聽者自不識”,將心比心、將身比身,要知道,人其實也是動物啊!
上來贅言,其實並非我想充當什麼辯護律師,況且我也不是一個絕對的平等者,只不過是希望有那麼一天,當我重返自然時,不要突然從路邊跳出一只吊睛白額的老虎沖我大吼說:啊哈,又是一頓美餐!人嘛,當然是生來給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