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言過其行(法衆)

  言過其行

  法衆

  曾在蔡志忠居士的《禅說》中看到這樣一組漫畫,內容大概是:有位富有的老太經常到廟裏燒香拜佛,每次在佛前頂禮時都說:“我年紀已經一大把了,您要什麼時候來接我都行,南無阿彌陀佛!”

  這天,老太太又來了,一位小師父決定試她一下,然後躲到佛像後面,當老太太剛剛講完,小師父就說:“老太太,那麼今晚就請你來吧。”結果,老太慶竟然被嚇死了。

  故事雖然誇張了些,但這恰恰說明了現在的一個普遍事實。就是嘴裏每天呐喊著厭離娑婆穢土,求生極樂淨土,其實心裏還是想著娑婆世界所謂的“樂”。愚蠢之輩,顛倒迷惑,恩愛纏綿,流轉墮落,只因心裏貪戀五欲,執取六塵。只圖眼前快活,真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不知眼前的樂是以後受苦的因。譬如小兒,刀刃舔蜜,但見有蜜,不見刀利,雖有割舌之患而不覺察。這都是因爲衆生的貪欲心太重,只顧眼前,愚癡衆生畏果不畏因,視叁界火宅爲享樂之地。久而久之,麻木不仁,醉生夢死,無有醒時,縱然因其布施、持戒等功德,得生天上,但也不爲生死究竟,天福享盡,還得墮落。

  祖輩所發生的故事,父輩重演。娶妻生子,還要爲了生計奔波勞碌,才能勉強操持,富有者並不是多數的。真是虎口尋歡,以苦爲樂,茫然一生了無所得,空投人生一次,空空而來,照樣空空而去。故必須努力學佛,了脫生死。不要身到寶山,取不到寶物回,及至子輩,亦複如是。人生來本多苦多難,癡人都道福樂滿堂。故知榮華富貴,名利地位,酒色錢財,夫妻恩愛,無非過眼雲煙,盡是迷幻境界。一切有爲之事,皆是聚散無常,唯有聖賢道德,方能光耀萬代。

  從本文開始的故事中,這位老太太就是因爲家中富有而更加不舍此世,如果她真心念佛,心口一致的話,她老人家就必定能往生極樂,反之,被嚇死的話,臨死前的恐懼使她以前念佛的心念提不起來,而導致墮落哪一道還不知道,這樣一來,她死得可不劃算。

  所以學佛的人要發願,要有堅定的信心,憑著不退的信心,乘自願力,仗佛力,努力修行,就會如願以償,登於九品蓮花中,花開見佛,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等大菩薩爲伴侶,共證真常。

  因此,色彩動人的言辭,會失去質樸,招致散亂,唯有言行一致,才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