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與《佛教月報》
黃夏年
中華佛教總會會刊——《佛教月報》,1913年4月在上海創刊,編輯部設在上海清涼寺。太虛任總編,清海任經理。主要內容有論說、學理、要聞、史傳、專件、藝林、叢錄等。太虛在《佛教月報創刊紀念》中雲:
“天下固有一霹雳—聲,震醒大多數人之耳目,複爲大多數人所嫉視,而退居于反動之地位,昙花泡影,轉瞬即滅,造其因而不必獲其果,至其功又畢世不可磨滅者,則佛教協進會是也。夫今日佛教總會所以得爲佛教之統一機關,支分部林立全國,發達之速,爲舉世人所駭異者,未始非協進會爲之反動力原動力之所致也。茲者創辦協進會諸子己與佛教總會合同而化,故並志之于本報以作紀念焉。”
太虛對該刊曾經非常關注,親自撰寫了《佛教月報征文》曰:
“木石同壇,山之所以高也;河潦並納,海之所以深也:世出世、人非人,無乎不貫徹,無乎不莞絡,無乎不攝受,佛教之所以廣大也。佛法、心法、衆生法,同一不思議境也!于畢竟同中不妨熾然爲異,六合內外,萬形上下,種種相、種種性、種種體力作用、種種因果詭怪,莫不從而窮極之,此方便所以多門欤!然虛空之不拒諸相發揮者,以諸相之本同于虛空耳!一相無相,殆又異而未嘗異也。本報欲被佛教之聲光于世界,夫豈隙水滴塵所能盡其致,一手一筆所能成其烈哉!爲是,仰博識居士,多聞沙門,共出手眼,同宣圓音!塵說刹說熾然說,俾華嚴一會之境界,重現于紙光墨痕之間,幻幻真真,同歸性海,不勝企予望之!”
該刊創立後發表過太虛的《致私篇》、《宇宙真相》、 《無神論》、
《幻住室隨筆》等文章,闡述他的佛教改革主張。太虛在《無神論》一文中,提出了無神論宣言和宗教消亡的問題。無神論宣言的主要論點是:
“無神即無造物主,亦無靈魂,而一切皆以無爲究竟也。”太虛後又根據這一思想,提出人生佛教。他主張佛教以人類爲中心,破除以迷信鬼神爲本的宗教,反對離開現實人生而侈談來世和超度亡靈,在中國現代佛教史上獨樹一幟。《佛教月刊》出至第四期,
因經費困難而停刊。
爲了保存民國佛教的史料,爲學者研究提供資料, 《覺社叢書》已經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彙編》中,不久將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本文的寫作得到了吳平先生的幫助,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