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人圓
明森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對每個在外的人來說,是多麼的惆怅,每逢過節,在異鄉的人們是多麼的想念家和家中的親人,希望能和親人團團圓圓地過一個美好的佳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來臨了,面臨著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我的心情又興奮又悲傷, 自相矛盾。興奮是由于中秋節即將到來,悲傷是由于不能和親人團團圓圓的坐在-—張桌旁,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八月十五的中秋明月。身在異鄉的我面對著黃牆,心裏感到很淒涼;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出家之前和親人過的最後一個團圓的中秋節的情景猶在眼前。
那一夜,月亮又圓又亮,我和家人坐在一張小桌旁,一邊吃著那甜甜的月餅,一邊賞著又圓又亮的月亮,不時地還指點著天上的月亮和家人爭辯一個不符實際的問題,問天上月亮的人類和地球上的人類相比哪一個多,我和家人各執一詞,不分上下。笑聲彙成一片,久久地蕩漾在夜空中。
時間過得很快,我已經出家叁年了。叁年中的叁個中秋佳節我都未曾回去和親人團圓過,不是我很忙,也不是我不想回去,其實我是多麼想和親人團聚,過一個團圓的中秋佳節啊,每當摸到我的光頭時,我頓時感到慚愧和內疚,我出家已叁年,卻什麼也沒學到。當時出家我是抱著堅定的信念,抛棄兒女私情,學習佛法,佛法難求,我不能因一個中秋節而背棄當年的諾言,我追求月滿人圓,天上的月亮是圓的,人的成就也要像月亮那樣圓滿。
中秋節,對于每個遊子來說,是左盼右盼的節日,雖然身在異鄉不能和親人過上一個好的團圓中秋節,但身在異鄉的人們不只一個,他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樣,聚集在一起,也能談心賞月吃月餅,歡天喜地,過一個美好的中秋佳節。
我出家後,雖然沒有能和親人過一個團圓中秋節,但我們在寺廟上下也有八九十人,大家聚集在一起,談笑風生,好不開心。
月圓人圓,不是單單和家人過中秋節,就叫月滿人圓,和親朋好友在——起過中秋節,也是月滿人圓。
但當人們過完中秋節後,心裏總放不下對親人和家的思念,雖然在一個大家庭裏過了一個開心的中秋節,但始終沒有和自己真正的親人過中秋節的那種味道。因爲月是故鄉明,有家的感覺是很幸福的。但我們身爲出家人,所謂出家無家,我們不是爲幸福而出家,我們是爲了尋求人生真理,解脫人生而出家,中秋節雖然悲歡一時,那都是無常的,我們要真正找到月滿人圓的道路,讓一切的衆生都像月亮那樣圓滿成就。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