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命的絕響寒山子留下了什麼?(肖靜)

  生命的絕響寒山子留下了什麼

  

  肖靜

  兒時喜歡琴棋書畫,慚愧的是琴最終沒有彈好。國畫亦被一些專家學者稱爲不可多得的文入畫。有一次,我打電話給北京大學的金開誠先生,告訴他我想考北大美術系的研究生,金先生說,你的畫那麼好,還讀研究生幹什麼

  美術系的研究生畫不出你那麼好的畫,也寫不出你那麼好的文章。更有甚者,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在網上看到我的國畫後說: “辭去工作,到美國來賣畫吧!”最讓朋友們羨慕的是,我有一枚閑章:家住寒山楓橋邊。許多畫家甚至來借這枚閑章印在他們的畫上。去年,中國人民大學佛教研究專家、博導溫金玉教授來蘇州時,竟在一次聚會上勸我出家,說我的悟性好。當法師的想法從未有過,卻一直對寺院有種親近的感覺。很多年前,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介紹西藏的一個寺院,裏面有許多知識女性帶發修行,有的已有很高的修爲,羨慕有佳,便與女兒商量,女兒說: “那裏的條件太艱苦了,我舍不得你。”

  可能是上述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爲我就住在寒山寺附近,經常聽到寒山寺悠揚的鍾聲,我喜歡寒山子,更喜歡他的詩。

  在一些僞文人、假道士看來,寒山子不過是一個流浪漢、落魄的詩人、窮和尚,一個退無可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可憐人。

  在閱讀了不計其數的有關寒山子的文章後,我意識到寒山子是中國曆史上一位神秘、奇特的人物,是隱士、道士、詩人也是高僧。寒山子年代爲公元725~830年,生于玄宗開元年間,卒于文宗寶曆、太和年間。享年一百有余。流傳至今的300多首寒山詩內涵豐富,思想深邃,融鑄了儒、釋、道叁大哲學體系。寒山詩在中國文學史、詩歌史、漢語史和宗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並且賦予生命以終極的意義和光明。

  2005年,我在北大聽課期間目睹了北京大學女生的自殺,今年又耳聞年輕美貌的“林妹妹”,藝技超群的侯耀文相繼飄逝,心裏徒增了幾許困惑:狀如貧子,形貌憔悴,桦皮爲冠,布裘破屐,每每殘菜滓飯裹腹的寒山子,卻快活地生活了一個多世紀。

  今年,我所在的大學有一名女生自殺。人是不是會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特定的情況下對人生徹底絕望

  也許是一秒鍾,也許是一小時,也許是一天……據說,心理學家可以力挽狂瀾,我納悶的是: 自殺的人似乎都與心理學家絕緣。

  在高速運轉的社會裏,像這一類的精神危機,許多人或多或少都碰到過。2005年的一天,我也有過這麼一次精神危機,想著飄逝也許是羽化登仙的感覺,沒有半點的恐懼,唯一放不下的是我的女兒,便給女兒發了一個短消息,叫她要好好照顧自己。女兒回複說: “知道了,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你自己也要多關愛自己噢!”她一點也沒有察覺什麼,那天不斷地有短消息發到我的手機上,都是一些非常美好的像詩一樣啓迪人生的言語,因爲感動,我不斷地流淚,心情就這樣被潺潺的淚水而淨化。最後我忍不住問: “你是誰

  怎麼知道我的危機

  你是佛嗎

  ”對方沒有回答他(她)是誰,僅說: “爲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好好活著,趕緊離開宿舍,到大自然裏去。”

  我從書架上拿起《寒山詩》沖出中國人民大學的紅樓。

  找一個僻靜處席地而坐,打開寒山子的書,讀著讀著就走進了天臺山……

  我看見寒山子穿著破衣爛衫,一身破爛不見丁點汙垢,出奇地幹淨,幹淨得令我不可思議。他樂呵呵地吃著村民們給他的殘湯剩飯,吃不完就裝進竹筒帶走。更讓我好奇地是寒山子那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快樂,他邀請放牛娃一起做遊戲,縱情地高歌和大笑;他時而爬上高高的山崗閑坐,看著天邊的紅霞:時而面對喜鵲畫眉,側耳傾聽鳥語;遇見溪魚蹦跳,便脫了木屐,加入其中……他哼著自編的小曲,信手在牆上寫下詩歌時,我會莫明其妙地感動……

  我尾隨寒山子來到一戶人家,娘子向寒山子訴說,我家官人清正廉潔,卻丟了頂戴花翎,心中多有不爽,請大師開導。

  寒山子笑答,常想一二。

  官人曰: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寒山子曰: “生爲有限身,死作無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爭奈何。可來白雲裏,教爾紫芝歌。”

  官人曰: “人生短暫,宇宙無窮。”

  寒山子曰: “富貴疏親聚,只爲多錢米。貧賤骨肉離,非關少兄弟。急須歸去來,招賢閣未啓。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官人曰: “莫非大師也經曆如此不堪之事

  ”

  寒山子曰: “個是何措大,時來省南院。年可叁十余,曾經四五選。囊裏無青蚨,筐中有黃絹。行到食店前,不敢暫回面。”

  我知道“南院”在古代是考試放榜之處。 “措大”指窮愁潦倒的書生。寒山子是在說他自己曾經四五次考試,仍然榜上無名。囊中無錢,只有書卷,肚中饑餓,走到食店前卻不敢回頭看。寒山子用四十個字的一首詩,表現出落第之後的窘迫、窮困,使我想起了吳敬梓筆下的範進和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寒山子的可敬之處在于他既不是範進也不是孔乙己。

  官人曰:原來如此。

  寒山子曰: “出生叁十年,嘗遊千萬裏。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自從寒山子找到了美麗可愛的天臺山,在寒山落下根來,心靈便在青山白雲中得到了慰籍。

  官人和娘子終于露出了笑臉。

  我深知,寒山的人生曆程大致可分爲幻想建功立業、失意歸隱山林、寂滅皈依佛祖、佛門修行得道四個階段.他由仕而隱、由隱而僧的人生道路並不平坦。

  從官人家出來,我忍不住問道: “你生活得好嗎

  如果你真的快樂,怎麼會與拾得有如下的對話呢

  ”

  寒山曰: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

  拾得曰: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子曰:此寒山非彼寒山,說完放聲大笑。

  在他的笑聲中奇怪的事發生了:滿山的花兒全都開了,是那種金爛爛的花兒,像金子一般眩目的花兒。

  我頓悟:寒山子這種真實的快樂已經達到了“妙造自然”的程度。在北京大學聽金開誠先生講“妙造自然”時,雲裏霧裏,不甚了了, “妙”何以造自然呢

  

  今日豁然開朗!

  我問寒山子:

  你從哪兒來

  

  從來處來。

  要到那裏去

  

  到去處去。

  能否帶上我

  

  帶就是不帶,不帶就是帶。

  寒山子走了,木屐的咯的咯聲消失在天臺山小路的深處。

  每一次沈醉在寒山子的詩裏,就會與哲人有一次對話,心靈就會有一次敞亮。

  寒山又叫寒岩,在天臺山裏,采藥、打獵的許多山民都進去過。寒山幽深,古木參天,異花遍地,泉瀑處處,洞穴奇異。氣候宜人,夏如春,冬如秋。山崗上連綿的巨崖呈一種覆蓋狀的白色,如四季不化的積雪,望一眼即令人寒意凜然。

  他在無人知曉的某年某月某日裏在寒山住下,又在無人知曉的某年某月某日裏在寒山消失。無名無姓,來無影,去無蹤。曆史和現實都只能給他冠以一個不真實然而又是最真實的名字:寒山子。

  天臺山的牧童自然不會想到,任由他們抓了蚱蜢往他衣領裏塞的這個快樂的老人,身上帶著謎一樣的故事;純樸的村夫更不會想到,這位曾坐過他們的破門檻,將他們的冷地瓜當寶貝的流浪漢,被雍正皇帝欽封爲“和合二聖”中的——位:他寫在牆頭路邊的那些順口溜,是古今罕見的詩歌。國清寺裏的和尚更是連做夢也不曾想到,這位常來寺廟廚房吃殘羹剩飯、被他們當作瘋子來譏笑、捉弄的人,最終被世人們認定爲文殊菩薩的化身,金身供奉,香火千年。

  我當然更想不到,形容枯槁的寒山子行走在天臺山裏的木屐聲,咯的咯的,能穿透時空叁百年……又一個叁百年……叁個叁百年……不絕如縷……

  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並不少見,然而能在日本、朝鮮上千年裏被尊崇的卻極爲罕見,寒山子卻有如此殊榮,影響遠及西方國家並且掀起熱潮的,幾千年裏僅有寒山子一人。在歐洲,寒山詩有法、德、荷蘭、比利時多種譯本。1958年,美國當代著名詩人Ga叮Snyder翻譯的《寒山詩二十四首》出版,震撼了美國文壇和社會, 寒山子成爲美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學的民衆英雄,成爲“西方一代人的守護神”。美國漢學家華特森有譯寒山詩一百首。寒山的詩歌被一再翻譯出版,寒山被作爲一種文化象征在美國的小說、電影裏反複出現,寒山子成了美國文化界家喻戶曉的人物。

  記得北京大學的博導、教授王嶽川在課堂上說過,人生要做減法,特別是四十歲以後,人生更加應該做減法,去淨浮華,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頭銜和光環。陳逸飛如果會做減法的話,應該不會這麼早就離開。

  那麼“林妹妹”的出家是不是在做減法呢

  

  有時我會在課堂上想,中國曆史上,做減法最徹底的應該數寒山子吧

  

  從寒山子早年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身世很不錯, 自幼生活在長安附近一家富足的書香門第,無憂無慮,任性無羁,聯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

  由于朝庭腐敗,寒山子一家“不覺大流落”,這個時候的寒山子整天只是爲了柴米油鹽而疲于奔命。

  緣遭他輩責/剩被自妻疏/由于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寒山子決心奮發圖強。抛絕紅塵境/常遊好閱書。希望能借科舉製度跻身政壇。

  盡管他有白鶴銜苦桃/千裏作一息/欲往蓬萊山/以此充糧食/的美好願望,但讀書帶給他的並不是飽暖的生活,而是,未達毛摧落/離群心慘恻/卻來歸舊巢/妻子不相識/的困惑,以及徒勞說叁史/浪自看五經/的慨歎。

  世態的炎涼,骨肉的疏離,寒山子帶著對美好未來的百般憧憬,開始了自己上百年的遊曆和隱居生涯。

  遁迹寒山子的世界裏,即使細草作臥褥,青天爲被蓋,以山果、野菜充饑,也可從胸中飄蕩出對山林隱逸生活的快樂歌吟:寒山深/稱我心/寒岩深更好/重岩中/足清風/扇不搖/涼氣通/明月照/白雲籠/……寒山成了無可比擬的好地方。在這裏,或臥岩石或倚古松,曬曬太陽,讀讀古書,我自遁寒岩/快活長歌笑/快哉何所依/靜如秋江水/快活枕石頭/天地任變改/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

  

  能像寒山子這樣,在山水中注入如此深厚的佛道意念、隱逸思想和對大自然如此強烈熱愛的,可謂前無古人。寒山是寒山子的寒山。可以說,因爲寒山子,唐代詩文中本來顯得模糊的“寒山”意象在後人眼中才變得清晰而有質感; 因爲寒山子,賦予山水美學、宗教、哲學多種意象的民族審美傳統才得以進一步完善。

  細讀寒山詩,你不難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平常人,有血有肉,可親可近。

  他也曾思念弟兄:南方瘴疠多/北地風霜甚/魂兮歸去來/食我桑園葚/他也懷念家鄉:此處聞漁父/聲聲不可聽/令我愁思多。晚年,他去尋訪故友,故友卻相繼離開了人間,他也爲此心淒怆。

  每當我洞察到他平常入世的一面,就更加敬佩他超脫出世的一面。靜心甯神慢慢品味寒山詩,你自然會感覺他不再是文殊菩薩下凡,也不再是和合二仙,而是你我讀書時的一個朋友,一個長者,一個生命的導師。如此,我似乎更能夠理解什麼是隱逸文化,什麼是高尚操守,什麼是生命的絕響

  

  隱逸文化被曆史塵封很久,以至于今天的人對隱逸二字已經陌生。在唐代,隱士廣爲人知。那些道德情操高尚、蔑視世俗功名利祿,從而隱姓埋名、遠離世俗紛爭的人。爲保持高尚操守而放下功名利祿,志守清貧的人,自然而然受到人們的尊敬。但世俗社會一直在質疑:除了傳說中的極少數人,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人嗎

  盧藏用隱居終南山,最後還是忍不住誘惑,應召做了朝廷的官,爲此受到社會的尖刻嘲諷,落下了“終南捷徑”的千古笑柄。是什麼,使寒山選擇了隱者之路而義無反顧呢

  是痛心疾首的情感創傷,個人理想的殘酷破滅,還是世事無常

  

  寒山子隱去了自己的一切,世人無從知曉。

  讀寒山詩,如同與先賢哲人對話,寒山子把隱者之路的滿途艱辛化作了他詩篇中的無限美景和快樂,因爲他有著和有佛祖一樣參透生命本質意義的崇高信仰。

  寒山子,是唐代奉獻給中國文化的令人崇敬的偉人,更是一個平凡的人。

  中國的聖賢推崇“達則兼濟天下,窮亦獨善其身”,即使無力改變現實,也絕不與現實中的醜惡同流合汙。現實具有巨大的挾持力量,獨善其身何其難也。寒山詩中寄托了現實生活裏弱勢者的夢想,只要人類社會還缺陷著、醜陋著,寒山詩就不會失落。

  人是精神的生靈, 肉體生命既不可永存,上帝又不存在,那麼人活著到底爲什麼

  生命的意義到底又在哪裏

  寒山的木屐聲敲響人生哲學的峰巅,一聲聲,叩問著人生根本的因而也是終極的問題。

  寒山詩是對世俗價值觀的質疑,是對世俗人生觀的拷問:人到底該如何活著

  怎樣活著才有價值和意義

  寒山似乎參悟了這一切,走出了迥異于衆人的一條路,在路的盡頭,他留給後人的卻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大謎,連寒山子的真實姓名都無從考證的大謎。也許,這就是寒山子要昭示給我們的答案:生命,在物質的意義上是無足輕重的,哪裏人,到哪裏去,怎麼生,怎麼死,都無關緊要;緊要的是怎樣活著,做怎樣的人。

  很多年了,每有心緒不好或者懷想大自然時,總會拿起寒山子的詩來,讀著讀著就走進了寒山寺、走進了寒山拾得殿、走近了和合二聖……

  

《生命的絕響寒山子留下了什麼

  (肖靜)》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