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7-125修行隨筆

  修行隨筆—一 海濤 輯

  

  1.「儀軌」的意思是「心靈戒律」,也可解釋爲以菩提心所行的身、口、意一致的活動。亦解釋爲「成就方法」。

  

  2.對佛法的基本了解——一切唯心。對成就者而言,沒有身和心、物質和精神對立的概念存在。

  

  3.「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爲作世間慈悲人。」——唐‧黃檗希運禅師

  

  4.唵嘛呢呗咪吽

  一、正念是方法,悲心是表現,智慧是精髓。

  二、「六字大明咒」實際就是我們內心佛性的顯現。

  叁、「六字大明咒」也代表佛的叁身—法身、報身、化身。

  四、「六字大明咒」是諸佛心意的顯現,亦是諸法的精髓。

  五、「六字大明咒」是一切諸佛心要。

  六、念誦「六字大明咒」可證得叁身果位。

  七、要覺悟成佛,我們必須依賴佛法的指引,調伏並斷除産生所有惡業的煩惱迷惑,而所有佛法的精髓就是「六字大明咒」。

  八、「觀音心咒」即是諸佛的心意總集,亦是開悟之因、得生淨土之因。

  九、把心安住正念,盡力持誦佛的叁身心咒,每天念誦各心咒至少一圈念珠(108次)。

  十、唯一能「攜帶」到未來世的,將僅是你的修持。

  十一、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爲了我們個人,更是爲了利益所有的有情衆生,以及佛行事業。

  十二、時時以廣大的慈心及悲心,眷念所有的有情衆生,並以忏悔的力量來淨除過去所造的業障。

  十叁、如果能以無上的菩提心與慈悲心修持「六字大明咒」,最後你會得證叁身佛果。

  

  修行隨筆—二 海濤 輯

  

  1.《成實論》:「若掃僧房地如一閻浮提,不如掃佛塔猶如一掌處。」

  

  2.《百緣經》裏也曾提到:有一人見毗婆屍佛塔上灰塵雕花,即清理以利供養。來世出身高貴,相貌莊嚴,人人敬愛。後長大聽佛說法,悟得道果。

  

  3.意欲生起功德累積福德——當以布施波羅蜜最爲殊勝,財施令窮轉富,法施令人歡喜,無畏施化暴戾爲祥和。有了布施,怨恨自消,魔障自除,陌路亦成好友,轉一切崎岖爲平坦大道。

  

  4.禮佛時五體一定要觸地,表示五毒消除,得身、口、意事業,功德加持,具足五種智慧。

  

  5.爲一切衆生而證解脫而生菩提心,應依賴叁寶;甚至我們在此世間的一切事情,不論好壞,也應依賴叁寶。

  

  6.一切法中,以調伏我們的自心爲最重要。心若能生起慈悲,便具足了一切功德,而智慧和神通也會跟著産生。

  

  7.佛教徒應該懷抱慚愧心,感恩心,好好修行,好好去愛生與護生。

  

  8.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致力培養和諧、平靜的心靈,因爲這才是道德和修行的基礎。

  

  9.「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對修行者而言,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了解生命是苦、空、無常的。

  

  10.不管在佛法上或是世間法上我們都需要精進,沒有精進就不可能成辦任何事情。

  

  11.人除非一心志在修道解脫,否則當生活中種種人、事、物現前,若是事不關己則罷,一旦關己則貪、瞋、癡、慢、疑等念頭都會隨之産生。

  

  12.佛法之中,是以戒爲根本的,所以佛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爲難,持戒不犯更爲難。

  

  13.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趁著身體還健康、心智還清醒的時候,多留一點時間、心力來接觸佛法、認真修行,不要浪費此世的因緣!

✿ 继续阅读 ▪ 07-124修行叁勝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