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論《藥師經》的思想內容(智海)

  略論《藥師經》的思想內容

  智海

  《藥師經》全稱爲《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該經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經典,也是佛門日常佛事經常念誦的經典。經典主要講述了釋迦牟尼佛應文殊菩薩的請求,爲大衆講說《藥師經》。在這部《藥師經》中,釋迦牟尼佛主要講述了藥師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的十二大願,介紹了藥師琉璃淨土的依正莊嚴,闡釋了念誦、供養藥師名號的功德,以及恭敬供養藥師佛的具體方法。本文現就《藥師經》的基本內容分述如下。

  一、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在許多佛教經典中,諸佛在成佛之前行菩薩道時,通常會發願自己將來成佛之後,生到自己國土的人民具有種種其它國土所不具有的殊勝優點,以及自己國土超越其它國土的莊嚴殊勝之處。藥師佛在行菩薩行時發了十二大願,願願都是爲了度化衆生。釋迦牟尼佛在《藥師經》中首先具體講述了藥師佛在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令有情衆生得形象莊嚴,具大丈夫相:令幽冥衆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從不乏少;令毀犯戒律之人,不墮惡道:還能令身體殘疾之人,得諸根完具,不墮惡趣;凡是厭離女身之人,聞藥師名號,女轉男身;正在遭受牢獄之災,以及各種憂悲苦惱的人,聽聞藥師佛名號,一切憂苦皆得解脫;饑餓、貧窮少衣之人,若聞藥師佛名號,即得衣食豐足。總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涵蓋了方方面面的內容,每一願都是令有情衆生所求如願,得大自在。例如,第一大願雲:

  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 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 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這一大願是十二大願的第一願。在本願中,藥師佛發願自己將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時候,

  自身光明無量,照耀無量無邊世界,而且具足諸佛菩薩所具有的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莊嚴相貌。藥師佛在本願中還發願自己成就佛果之後,要讓一切有情衆生,都能夠像自己一樣具足莊嚴形象。

  又如,藥師佛在第六大願中說: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 白癞癫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藥師佛在因地曾發願,如果有情衆生,諸根殘缺不全,具有盲聾喑啞、跛足駝背等種種疾病。但只要有善緣聽到藥師佛的名號,就能夠得到端正聰明的莊嚴相貌,而且還能夠四肢健全,沒有疾病。

  又如藥師佛在第十大願中說: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淩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對于世間那些正在遭受法律緝捕之人,或者正在蒙受牢獄之災,抑或即將被綁縛刑場執行死刑的人來說,他們所最希望的是能夠恢複自由之身,不受刑戮,平安的活下來。除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外,在現實生活中,還經常有人會因天災人禍等各種原因遭受心靈的創傷。人活在世上,除了自然的災害之外,還會有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恩怨等各種矛盾,這些來自自己心靈的或者來自別人強加于身體和精神的痛苦,常常會令人寢食無味,憂愁煩惱。以上種種的現實痛苦都嚴重影響著人的正常生活。針對衆生所遇到的這些痛苦,藥師佛發願,如果正在經受以上這些痛苦煩惱的人,能夠聽到藥師佛的名號,依仗藥師佛的福德威神之力,都能夠解脫一切現實痛苦煩惱,得大歡喜。

  二、藥師琉璃淨土的依正莊嚴

  在《藥師經》中,還詳細介紹了藥師琉璃光淨土的依正莊嚴。藥師掙土作爲與西方極樂淨土無二無別的淨土,也具有西方極樂淨土的莊嚴殊勝之處。對于東方琉璃淨土的莊嚴殊勝,

  《藥師經》中作了如下的描述: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阙、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于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诃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在經中,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們講述了藥師琉璃淨土的依正莊嚴:在藥師淨土中,沒有女人,凡是女人發願往生藥師琉璃淨土,即會女轉男身;在琉璃淨土中,沒有叁惡道,更沒有惡道之苦;藥師淨土是以琉璃爲地,金繩爲邊界,城阙、宮殿、軒窗等建築都是七寶合成,其國土的莊嚴程度與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由于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詳細講述了西方極樂淨土的依正莊嚴,所以,《藥師經》對東方琉璃淨土的莊嚴狀況沒有作更詳盡的介紹。而且,在藥師琉璃淨土中,還有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兩位菩薩,他們將來將繼承藥師佛的果位弘揚佛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勸人要往生藥師琉璃世界。

  叁、聽聞、念誦、恭敬供養藥師佛的功德

  《藥師經》中,還重點講述了念誦藥師佛名號的功德。誠如藥師佛在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所言,凡是有情衆生聽聞念誦藥師佛的名號,他們的各種疾苦都會消除,他們的各種心願都能得到滿足。對此,經中有多處論述。如經雲: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悭貪嫉妒,自贊毀他,

  當墮叁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恒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爲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

  由此善因,今複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衆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恒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目,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這段論述中佛陀主要講了那些在前世中曾經懷有悭貪妒忌,自贊毀他的人,將來會墮落叁惡道中受苦。叁惡道苦受盡之後,生到人間還會做驢做馬,被人鞭打,以後即使生到人間,也是貧窮下賤之人,受人驅使。如果有這樣的衆生,在往昔曾聽聞藥師佛的名號,因爲這一善緣,現世又憶念藥師佛,乃至至心歸依。藥師佛會以其神力,令這些受苦衆生,衆苦消除,智慧多聞,常遇善友,永斷魔罥,從而最終解脫一切生老病死等憂愁苦惱。

  經典中還講述了恭敬供養藥師佛像,以及自己書寫經文,或叫人書寫《藥師經》的功德。經雲: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衆伎樂,供養形像;于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于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釋迦牟尼佛在經中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如果有善男信女,聽聞藥師佛的名號之後,能夠誦持《藥師經》;或者晨嚼齒木、洗澡淨身,然後以香花、燒香、塗香,作衆伎樂,恭敬供養藥師佛的形象;或者自己書寫《藥師經》或叫人書寫,並且一心聽聞、受持經義,而且對講說《藥師經》的法師,也應當恭敬供養,施予他們衣食之需,不使缺乏。如果善男信女能夠按照上述要求去做,一定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憶念,那麼你所求的種種願望,都能得到滿足,直到成就佛果。

  釋迦牟尼佛在經中還告訴文殊菩薩,如果有善信之人,能夠念誦藥師名號,恭敬供養,即使犯了戒律,擔心墮落叁惡道中,因爲念誦藥師佛名號的功德,也不會往生叁惡趣之中。另外,即使有快生産的女人,飽受臨産時的痛楚,如果能夠至誠稱頌藥師佛名號,頂禮藥師佛聖像,恭敬供養藥師聖像,她們所遇到的臨産時的各種痛苦都能去除。而且所生的孩子諸根具足,相貌端正,利根聰明,安隱少病,見者都生歡喜之心。對此,經中有如下描述: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余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

  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叁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産時,受于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彼如來者,衆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四、恭敬供養藥師佛的方法

  在《藥師經》中,釋迦牟尼佛還向弟子們講述了恭敬供養藥師佛的具體方法。經雲: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複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若複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于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衆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

  惡夢惡相,諸不吉祥,

  皆悉隱沒,不能爲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獅子、虎、狼、熊、罴、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在這段經文中,釋迦牟尼佛根據文殊菩薩所說的供養藥師佛的方法作了進一步解說。佛陀認爲,如果有善男信女想供養藥師佛,應當先造立藥師佛的形象,敷設清淨法座,將佛像安立在法座之上。然後以安放種種鮮花,燒種種上好之香,以各種精美幢幡莊嚴佛像。供養藥師佛像之後,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沐浴更衣,以沒有汙染垢濁和怒害之心,擊鼓贊頌,繞佛經行。除了供奉佛像,表達虔誠心之外,還應當憶念藥師佛所發本願的功德,讀誦藥師經典,思維藥師經經義,爲別人演說開示,那麼你就能夠所求皆得如願。比如,你想求得長壽就能得到長壽,求富饒就能得到富饒,求官位得到官位,求男女得到男女。如果有人經常做惡夢,見到各種凶惡相狀,或者夢到各種怪物在住處出現,這個經常做惡夢的人如果能夠恭敬供養藥師佛,各種惡夢和惡相等不吉祥的事物都會隱沒,不能爲患。如果有惡獸、毒蛇、蚊蟲等恐怖之物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如果能夠至誠懇切的憶念藥師佛的名號,恭敬供養藥師佛像,各種怖畏都能得到解脫。所以,在本段經文中,釋迦牟尼佛不僅介紹了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如宋的具體方法,而且,還指出當人遇到各種險惡境況出現的時候,如果能夠憶念、供養藥師佛,就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在經中,救脫菩薩告訴阿難恭敬供養藥師佛的方法。經雲:

  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爲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刍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操手;應放雜類衆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爲諸橫惡鬼所持。

  救脫菩薩向阿難介紹了生病之人供養藥師佛像解脫病苦的方法:這個病人,應當受持八分齋戒,同時以飲食及其余資具,供養僧衆。還要晝夜六時,禮拜供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藥師經四十九遍,點燃四十九盞燈,塑造四十九尊藥師佛像,每個像前安放七盞燈,這樣四十九天光明不絕。還製作五色彩幡,長度以四十九個大姆指與中指的距離爲宜,懸挂藥師佛前。這樣就能夠度過病危的苦難,最終不被惡鬼所挾持,而且還不會有九種橫死。

  總之,在《藥師經》中,釋迦牟尼佛介紹了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以及藥師琉璃淨土的殊勝莊嚴。同時,還告訴佛弟子憶念、讀誦藥師佛名號,恭敬供養藥師佛的功德與供養方法,令善男信女生起信心,從而發願往生淨土。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

  

《略論《藥師經》的思想內容(智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