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外六章)

  念佛(外六章)

  皓月

  冬夜,圍坐火爐,閉門即深山,大地如蒲團,心靜靜地摩挲著佛珠無羁地念佛憶佛,聽時光一滴一滴地滴落,一滴時光宛如一朵佛光,燦然開遍心空,消融界限,超越黑白,泯滅善惡,而不昧的是那道因果鐵律,寒光淩厲。

  左手擎日,右手握月,朗朗觀照:根與塵的盈盈一握,就跌入六道,鮮有人能不落馬;因與果的輕輕一折,就折斷苦厄,罕有人能折斷;覺悟如淨水淡化惡果的慘重;忏悔如風吹減輕惡因的罪惡;慈悲如大地增長了善,埋葬了惡;而佛光不可思議的將這些全部囊括。

  心靜靜地摩挲著佛珠,一粒一粒,摩挲成一個個渾圓光華的露珠滋潤時空;而憶佛念佛,無意中打開了詩的歌喉,跌落出缤紛的文字長成夢中佛國。念佛,寒灰內,半星活火;憶佛,濁流中,一線清泉。

  常常天外的思緒飛來:他的長,她的短,他的恩怨,她的風月,如同一面面鏡子,將另一個自己暴露無遺,目光所及的,必是與已有緣的,耳根所聽的,必是來錘煉加持的,如此,心平氣和,繼續摩挲。一切隱秘的微細的無始劫的念頭,通通顯現,統統消融,歸隱在佛光中,了無蹤迹,就像那失憶的枯葉,任憑從枝頭飄落,而樹根依舊紮根在佛性的大地,遁世參禅,一樹沈寂。

  久之,他的是,她的非,不再動心,明明如鏡,了了靈知;久之,他的淳厚,她的善良,不再動情,因果不虛,法爾如是;久之,他的表情,她的習氣,不言自喻,來龍去脈,六道湛然。久之,佛號聲聲,不斷地自心地湧出,洗劫所有的惡習。

  一朵佛光,豁然盛開無量福祉的光景,在無量壽無量光的世界裏。

  心靜靜地摩挲著佛珠,一粒一粒……念佛,寒灰內,半星活火;憶佛,濁流中,一線清泉。任詩的歌喉,跌落出缤紛的文字長成夢中佛國。

  助念

  每次參加臨終助念都對參與者是種震撼和提升。病者身心決裂,艱苦掙脫形骸桎梏,四大分散苦楚難忍,眸中神光驟散,呼吸急促,一張一合牽扯全身神經,艱難地舒放最後一口氣,呼噜呼噜的海底痰在喉間最後一落,塵埃落定,外息已斷,內息未絕,佛號如急雨般“大珠小珠落玉盤”,守住正念,即是守住夕陽聖境。甯靜、安詳、熟睡如生的臉龐令見者贊歎不已。筆未動,詩已出鞘,隨即吟唱一曲夕陽挽歌——

  暮色來臨之前,山坡上的狗尾草,釣住一個夕陽。

  身未死,靈已出殼;草未荒,花已待放!

  助念,助念,將死的念活,活的念死。偉大的生命用生死掙紮的最後一瞬間,召喚顛倒夢想而有福的癡漢來到床前,萬衆一心將妄念念到無生國,將清澈無染的靈性激活;齊聲合唱將腐爛廢棄的肉體念滅,將清澈無染的靈性念活。泅渡泅渡,渡過無明之河,無所障礙的無量光踏岸而歌。生者偉大,死者榮光!到底是誰給誰助念

  

  生死轉換的刹那間,同根共體的光明,將心心相連;急急雨點般的佛號,落在彼此心間,聲聲引擎脆響,指引共赴極樂蓮界。

  解脫形骸的桎梏就在這一刻,就在這一秒,告別這虛幻的肉體,告別這不實的假相,告別這撕心裂肺的痛,告別這似有卻無的樂,回歸大音無聲的天籁,回歸大象無影的虛空,回歸夕陽萬道的霞光裏;擁有天之心境,必然回歸天之廣袤;擁有地之性情,必然回歸地之敦厚;擁有不滅的佛性,必然回歸佛之無盡的大圓覺海裏!

  救度救度,刻刻不停留,救度救度,無處不守護。無所障礙的無量光踏岸而歌!而衆生唯一的障礙就是不知道無量光的無所障礙。

  筆未動,詩已出鞘;草未荒,花已待放;障盡願滿,頃刻登陸清淨法殿。佛,我用什麼來感恩來贊歎這慈悲的攝受

  !狗尾草搖曳夕陽,碎成漫天雲彩,霞光萬丈,莊嚴妙域,氣象恢弘!

  農曆2月12至18日觀音佛七,大衆雲集梵刹,恭祝菩薩聖誕,一心歸命,觀音聖號,圓通航線,勇渡生死苦海!

  有感大衆共修的力量凝聚成經久不衰的歌聲——

  有一種歌聲

  有一種歌聲,傳唱千年,慈悲之音,感動十方,聞其音者,身心柔軟,六根清徹,意念吉祥!

  有一種歌聲,很雄壯,使水珠滴入大海,便擁有了大海的波濤與永不枯竭的源泉;

  有一種歌聲,很渾厚,使塵埃融入土壤,便擁有了大地的博大與永不停息的生機;

  有一種歌聲,很有力,使小草紮根草原,便擁有了草原的遼闊與火燒不盡的豪邁;

  有一種歌聲,很平和,使綠葉萌芽森林,便擁有了森林的廣袤與抵擋風雨的力量;

  有一種歌聲,很堅定,能使凡心退潮,心垢蕩滌,溫雅德香的叁十二相,面面饒益,娑婆浪子。

  有一種歌聲,信仰的力量,貫徹骨髓血脈的堅強之音,打破凡塵愚昧,回蕩大慈大悲的妙音悠揚!

  有一種歌聲,念念觀自在,圓通無障礙;有一種歌聲,步步踏紅塵,通身無影像!

  有一種歌聲,傳唱了千年,無所畏懼無所挂礙,深情呼喚,潮起潮落,超越生死桎梏!

  有一種歌聲,清明澄潔,微妙和雅,輕吟慢唱,普將你我消融,回歸極樂、一體清泰之鄉,唯見無量壽的光芒,地久天長!

  超度隨感

  無極之身、清虛之體的佛,遍布十方,認認真真、仔仔細細、耐耐心心地默佑著我們,護佑著六道。

  任時光在身邊流過,搖曳著我的身影、你的身影、它的身影,許許多多的身影隨業力揚長而去。

  聽不見啊佛的歎息,看不見佛流下的淚滴。

  任性的我們只蹲在自己小小的井底,不知何去何從,如同那只蛙兒,在時光中渺無音訊地死去。

  所有的激情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全退潮,面對潮漲潮落的命運,深淵更深,流浪更遠,陷入無可救藥的地獄。

  山高水險血淋荊棘,浩瀚大千孤獨無助,在現實自我膨脹的欲望與人性矛盾的對峙中,自我失陷,失魂落魄,原來我們只是一株水草或一個棋子,默默地隨業而轉。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地域,認識的,不認識的亡靈,來自四面的信息,悄悄地傳入我的手裏,靜靜地由手心融入血脈回歸心靈。我曾經的親人們呵,是我遺失的珍寶,是我修行的動力,是我信心的源泉,今天此時終于再次相逢,緊緊地、小心地、輕輕地,放彼此在蓮花寶座上。閃亮的佛光瀑布飛流直下,請佛光穿透每一個靈體,請佛光溫暖每一顆蓮心,請佛光徹照每一個微粒,請咒語的無上威力加被每一個靈體,變得清澈、透明、晶瑩、透亮。佛光流溢,曾經的委屈、曾經的痛苦、曾經的災難、曾經的厭恨、曾經的血淚,成就了今日現在的佛心佛體,曾經的苦難那最肥沃的土地,培植出稀世的芬陀利花,花香四溢,染香娑婆!

  佛光普照,生者亡者,每一位變得安甯、和諧、靜谧,每一位變得勇敢、大度、堅強,每一位變得慈悲、溫柔、威神,去承擔親人們所有的苦難和罪惡。

  極目之處,佛光導引,梵音悠遠,默然如天之深遠,如空之遼闊,如地之深沈,佛法使生命變得美麗詩意、超然曠達、晶瑩透明而永恒!

  蜂冢

  蜂兒如同花魂,與百花相約一起盛開一個春天!

  在草之莖,花之蕊,一片清風托起蜂兒的翅膀在春夢裏飛翔,飛旋的舞步,旖旎著漂泊的馨香,在萬紫千紅的陽光深處停泊,小小的花魂,用生命釀出的甘露,醇香甜美!

  然而生命的熱望無法抗拒命運的規則,薄翼嗡嗡震顫起季節的變幻,秋的小手只稍稍一揮,花魂已不堪涼風的漣漪,寺院的大殿裏每天都有幾十只蜂兒橫臥遍地,而且只有大殿裏有蜂兒的芳蹤,很奇妙哦,在最後的時光,蜂兒來這裏來躲藏。我用鑷子輕輕地夾起那小小的身體,存放在紙盒裏,這飄雨的清秋,只剩下一片落寞,兩翼清淚。然而它們是有福的,冥冥中感應佛光的攝受,不然爲何離去之前匆匆趕來傾聽僧人們的吟唱

  只有個別的還有余力急急地向玻璃窗上沖撞,掙紮與彷徨,執著與淒傷,如冰的心事全部付與佛光。

  大殿莊嚴,佛像肅穆,佛號聲聲曳過心房,菩薩含笑的目光照耀著花魂溫暖且悠長,一度的歡歌,一生的馨香,在佛號中徐徐落幕。

  我收起花魂,埋葬在無人知曉的地方,立一個小小的蜂冢,祈願那不滅的神識緊握菩薩的目光,在沒有寒冷的樂園譜寫絕世的樂章!

  花開蒂落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玩伴;郁郁黃花,皆爲自性所開。

  心隨車,酣暢地在祖師寬闊的胸懷裏奔騰;目隨景,貪婪地在祖庭千年的盛宴上飽餐。山河大地,轉瞬間變成一幅微縮景觀;美景良辰,彈指間已過百千萬劫!

  無垠的青原山,淨居著皎潔如月的行者。

  我唯有仰慕和贊歎!

  也披一件百衲衣,把自己化作一顆沈默的菩提,靜靜地涵養在祖師塔下,等待千年萬年的一聲巨響——花開蒂落!

  百衲衣僧

  古廟寒灰,一條百衲超凡生涯。

  青燈黃卷,一炷心香燃亮神話。

  秋雨霏霏,任他寒山催落葉;春風徐徐,聽他古樹又開花。每一個碩大無明的補丁,都擋住了叁界外的喧嘩虛浮;每一個綿綿密密的針腳都縫綴著祖師的智慧光華。它破爛不堪,卻遮不住行者的心光燦爛;它破布連綴,卻不能阻擋禅師的心牛放牧。

  行者處處逍遙,如同青山深處之白雲;禅師輕靈自在,亦如綠水不系之輕舟。“放去收來得自然,牧童歸去不須牽”。“綠楊芳草春風岸,高臥橫眠得自由”。

  何妨我也做一件百衲衣,用祖師的深邃目光連綴大德的梵行路線,縫製于聖潔的衣袍披上,用那圓滿光華、久蘊不滅的溫度,烘烤我的靈魂。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

✿ 继续阅读 ▪ 靈山之感(繼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