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看到生活的美好(木魚)

  看到生活的美好

  木魚

  陪一個朋友去看望他的皈依師慧尼師太。

  師太已經七十八歲了,但是依然心安體健,精神矍铄。和老人家聊天的時候,我的朋友開始向她訴起苦了,說是自己最近做生意賠了錢;兒子因爲車禍傷了腿,躺在醫院:老婆也總和他吵架;早上出門的時候又發現自己的愛車被人刮花了“臉”……說到最後,朋友竟然要跟隨師太出家了。

  慧尼師太安靜地聽完朋友的訴苦,臉上始終帶著慈祥的微笑。她問朋友:“可不可以告訴我一些你最近發生過的奸的事情

  ”

  朋友側著頭想了一想,歎了口氣道:“連喝涼水都覺得塞牙,哪有什麼好的事,隋

  ”

  慧尼師太還是微笑著,說:“兩天前你打電話給我的時候說你的一個朋友被人騙了叁十萬,而那個騙子最早卻是要宋騙你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雖然你這次做生意賠了幾萬塊錢,但至少你沒有被騙走叁十萬。”

  朋友點了點頭。

  慧尼師太又說:“你的兒子因爲車禍住院,這也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爲他不是疾病或者打架住進醫院,而且他只是傷了一點皮肉,這真是很大的幸運!”

  朋友又點了點頭。

  慧尼師太又提起了朋友的老婆,說:“你的老婆和你吵架固然讓你不高興,不過還好,她只是心情煩躁,並沒有和你一直吵下去。而且,你經常說她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那就更不用和她計較了。”

  朋友經過師太這樣的一番勸解,竟然不再抱怨,心情明顯的釋懷了很多。

  慧尼師太語重心長地又說了一句話:身爲佛門弟子,就要帶著一顆佛心去生活,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要能夠看到生活的美好……

  師太的一番話語很讓人思索,也有很深的哲理性,也令我依稀地記起了一個很久以前在佛經裏看到的一個故事:

  從前,印度有個國王。他很會治理國家,經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社會繁榮進步。

  國王有個很能幹的丞相,每當有什麼重要大事,都會先請教這名丞相,聽聽這位部屬的真知灼見。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宋,國王外出的計劃受阻。國王便問他身邊的丞相這場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一過。街道幹淨清潔,空氣清新。國王您可以享受雨過天睛的美妙景物,又可深入民間巡視民情。”

  國王聽了很高興。

  有一次,國王要外出巡視時,天氣非常炎熱,熱得國王汗流浃背,國王便問丞相:“這樣的熱天,出門好不好

  ”

  丞相不加思索地說:“好!這樣的天氣是印度近日少有的,國王出巡,將會更加了解我國人民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下,到底在做什麼。”

  國王覺得很有道理,便高興地出門去了。

  這位國王與丞相都有個共同的嗜好:打獵。國王每次打獵時,只有丞相相伴。有一次,國王在檢查獵器時,不小心被獵器斬斷了一截拇指。他趕忙詢問丞相:“我的拇指被斬了一段,好不好

  ”

  “好。國王陛下。”

  國王聽後,滿腔怒氣,認爲丞相落井下石,便下令將丞相關起來。

  國王對關在牢房的丞相說:“現在你被關在牢房裏,好不好

  ”

  “奸。很好!”

  國王被他氣壞了,“既然你認爲好,便在這兒住幾天吧!”說著,很生氣地走開了。

  過了幾天,國王的“打獵欲望”發作,很想出去打獵,但又礙于面子,不想釋放丞相,只好一個人單獨騎馬去打獵。平時,丞相比較熟悉地理環境。因此,經常都是凱旋而歸。那天,國王一個人單獨打獵。在森林內追逐獵物,幾個鍾頭下來,竟然一根獸毛也沒撈到。國王很不開心,便騎馬四處尋覓動物。

  不久,太陽下山,飛鳥回巢。國王也累了,便下馬宋牽著馬兒走著。突然,他發現四周的自然環境非常陌生。他心想:“一定是迷了路。”

  走啊走,突然,國王一不小心跌進一個捕捉動物的陷阱。

  那陷阱很深,國王叁番四次地企圖爬出洞口,但還是失敗了。過了一會兒,他聽到一陣腳步聲,越來越近,心中感到萬分高興,這回有救星了!“救命啊!”國王大聲呼救。上面的人聞聲將他救了出來,不過,那些都是鄰國食人族的人。那叁五個人便將國王帶回部落。

  當晚,食人族的人上下皆大歡喜,圍著國王歌舞。國王被綁在一根十字架上,腳下堆積著一堆木柴,准備點火,吃燒人肉。因語言無法溝通,國王只好啞口無言,等待奇迹出現,不然就難逃一死了。儀式開始了,酋長指示衆人坐下。不久一名巫師便開始祭禮。他以清水噴在國王身上,然後,逐步檢查他身體的各個部位。當他檢查到國王的手時,他低聲感歎,不斷地搖頭歎息。衆人不知所以然,都感到驚奇。

  巫師向酋長說:“我們族人只吃完整的動物。這種動物是不祥之物,因爲他的拇指斷了!我們不可以吃他!”

  酋長立刻趕去查看,果然發現國王的拇指少了一截,便下令放走國王。

  國王劫後余生撿回一條性命,非常激動,馬上趕回到國都的監牢去拜見丞相。當他一見到丞相時,便抱著這位“恩臣”哭了起來。

  “現在我才知道爲什麼你說我斷指是件好事。它救了我一命,我錯怪了你!”

  過後,國王又對丞相說:“我關你在牢裏十多天,好不好

  ”

  “好。很好!”

  “爲什麼

  ”國王不明白。

  “陛下如果您不抓我進監牢,我一定會隨從你去打獵,我們都會一起被食人族抓去,您可以因爲斷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無疑,因爲我很完整啊!”

  一時間,國王茅塞頓開,領悟了許多。

  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但凡福禍相依,苦樂摻半,只要從容處世,看淡得失,積極努力地發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就會接踵而宋的。快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時空的分秒間……

  當智慧在內心生起的時候,你就會享受你生命中的每一刻,你就會活得快樂、安詳。一個擁有智慧、親見真理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他的心理健康而美麗,他愉悅地活在當下,他的內心清淨無染,他的愛心與寬容發展到極致,這一切是因爲他以智慧的力量徹底消除了“自我”錯覺的原因。

  人總是有太多的放不下,比如說放不下愛情,放不下親情,放不下面子,甚至是放不下地位和名譽。因此人活得很累,活得很辛苦。我們總是把以前的事情銘記在心,總是把將要發生的事情盤算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卻一無所獲。要想做一個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的人,必須要有一種很好的心態: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不要總想著不愉快的事,也不要總想著向別人討回公道。要能看得破,要知道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要學會讓失去的變爲可愛,有時,失去不一定是憂傷,而可以成爲一種美麗;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奉獻。遇到事情的時候要能夠退一步替別人想,這樣大事就會化小事,小事就會化無事,我們也就不會惹上太多的煩惱了。

  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能看到生活的美好,並且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生活,成敗得失就不再會擾亂我們的心境,那樣即使在災難和痛苦之中,我們的心靈也會得到慰藉,這才是自在灑脫的智慧人生。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