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緣與法緣
清淨
在現實的愛情和婚姻家庭中,很多人都面對著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煩惱和痛苦。由于宿世的業緣,一個發菩提心學佛修行的人,也有可能會遭遇到。同樣面對這麼多的煩惱和痛苦,菩提心的力量會幫助我們轉痛苦爲道用,將這些違緣和惡緣轉化爲對自他都有利益的修行的助益和增上緣。
如在當今世界享有盛譽的《西藏生死書》(美國•索甲仁波切著),其中的“慈悲:如意寶珠”這一章中,介紹了一種特別有助于啓發我們自心本具的慈悲心和菩提心的“施受法”(自他相換法)的修行:通過我們的呼吸和如理如法的觀想,以自己所遭受的種種的身心痛苦、煩惱與折磨,來幫助承擔和解除其他衆生、乃至一切衆生的身心痛苦與煩惱。
比如說,我們可以觀想一切衆生因爲愛情、婚姻、家庭等等所受的種種煩惱和痛苦化成黑氣等,我們吸氣時,以我們的慈悲心吸進這股黑氣,並觀想這股黑氣等在我們心中的我執核心中消散了,在那裏,它完全摧毀了我們的我執,並因而淨化了我們的一切惡業;然後以我們覺悟的慈悲心和菩提心,觀想我們用一種明亮而安詳的光,送出菩提心和我們所有的安詳、喜悅、快樂和最高幸福,給所有的衆生,並淨化著所有衆生的惡業和痛苦。等等。
正如索甲仁波切在此書中“神聖的秘密”一節中所言,施受法不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任何的傷害和痛苦,它唯一傷害到的東西,正是無始劫以來給我們帶來種種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我們根深蒂固的我執。經常修行施受法,我們的我執心會變得越來越弱,而我們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會越來越強大。這又會成爲我們最大的資源和保護。古今中外難以計數的發菩提心的修行人,以虔誠的信心、慈悲和勇氣,把施受法落實在生活中,他們的生命也因此充滿著喜悅和崇高的價值和意義。
同樣,我們修習施受法,以自己因爲愛情和婚姻、家庭所受的種種煩惱和痛苦,來幫助承擔和解除一切衆生的痛苦,會很有效地幫助我們淨除自己之所以遭受這些痛苦的惡業障。並且由此修行而增強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又能有力地幫助我們剝落和解除內心幾乎是揮之不去的怨恨、厭惡、憤怒、恐懼、挫折、傷害、失望等等給自他都帶來痛苦的煩惱情緒,從而能很好地幫助我們轉煩惱爲菩提,用慈悲柔和的菩提心懷來對待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走上一條能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身心的愉悅與幸福、自利利他的人生的光明大道。
受很多宣揚“愛情至上”的影視文化和言情小說的影響,不少已經結婚成家的人,紛紛在婚外戀中尋找“新的愛情”,並且還會以“這是我的緣分”等等作爲借口,其結果必然是對他人和自己都帶來很不好的邪淫惡果。
不少佛教典籍中都記載有邪淫的惡報。如南傳佛教的《長老偈•長老尼偈》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尼,用宿命通回觀自己的過去世。她有一世曾經是一個有錢的商人,因爲婚外戀與人私通邪淫的惡業,死後墮落到了地獄、餓鬼、畜生這叁惡道中受了非常多難以用言語描述的痛苦。投生做畜生的時候,每一世都遭受被活活閹割等等痛苦。好不容易今生終于投生在一個富有的人家做女兒,教養良好,品貌端正,然而她在出家爲尼前,先後嫁了幾個丈夫都被無緣無故地嫌棄、冷落和最終抛棄。這些都是那一世當商人時邪淫的惡報所至。她今世因爲深深覺悟到人生的痛苦,出家精進修道,終于得成聖果。
同樣面對婚外的情緣,趙文竹先生的著作《遭遇山桃花》,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例:一個發菩提心的學佛修行人,完全可以把個人的情緣轉化爲清淨的法緣,並升華到對所有衆生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上。
趙文竹先生1955年出生在山東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天資聰慧,多才多藝,對藝術與美有與生俱來的穎悟和熱愛。他少年時代曾曆經坎坷,然而他自強不息,自學起家,獲得過多項國家專利,其獨創的“玻璃畫”“水泥畫”等被衆多權威人士譽爲“中國一絕”。中央電視臺,美國熊貓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新華社,人民日報,大公報等海內外權威媒體和報刊雜志,對他多次進行報導,並攝有多部電視專題片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正當他紅得發紫,正處于人生事業青雲直上的輝煌時期,名利滾滾而來的時候,他在四十歲時值遇了博大精深的佛法,歎未曾有,于是攜妻帶子,隱居在燕山深處的小山莊裏靜心修學佛法。正如他的詩所言:“闖遍神州人稱絕,始知萬法本來空。一笑回身歸山去,高臥青石聽泉聲。”
趙文竹先生在隱居山林學佛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佛教國畫和佛教詩歌、小說、散文等。其作品有系列詩畫《老先生》、《居士歌》、《魏老爺》,作品集《百劫塵緣》、《常懷感激》、《夢想成真》、《啼笑人生》、《漢字禅解》(上、下)等等。蘊含著深刻的佛理的詩文,韻味深厚且優美靈動的國畫和書法,奇特而豐富的天才構思和意境,天文地理和古今中外的深厚學養,流暢生動且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使得他的作品雅俗共賞,具有感動人心靈,淨化人們靈魂的力量,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