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手印之道地
道謂五道,地爲十地。專一瑜伽上中下叁品,屬資糧加行二道;離戲瑜伽上中下叁品,配見道之初地至七地;一味瑜伽上中下叁品,配修道八地至九地;無修瑜伽上中下叁品,屬十地至十叁地;此後方至究竟道之最上無修瑜伽,即四身佛之圓滿果位也。[1]
四瑜伽各叁品共十二品,若與道配合,則下品專一爲資糧道。中品專一,覺受似若明空,若以念持,則川流至,不持彼亦間來,爲加行道。謂之暖頂,成爲生起見道。離戲之智火前兆又前此無有明顯,此則法性之明顯稍生,而覺受淨已萌動了證故也。上品覺受,常嫈一切念頭,沁入彼上,不分晝夜,明空如虛空然現出,以爲已達無修等想起。彼爲加行道忍,及法勝于法性之明顯,既得堅固彼已,及勝習于世間道,所生一切現觀,成最勝者。而于見道,離戲之證生起,現前趨向之故也。以此而得資糧道四叁十二,加行道順抉擇分四等。
離戲者:被上之覺受,毀壞且護持之,虔誠祈禱上師,于所現上,置于離執無整上故。專一、覺受彼清淨已,離戲出現,彼現無間,即得見道。了證一切法,離生住滅,以爲一切功德基依,而生殊異歡喜,故名初極歡喜地。是故一得下品離戲無間,謂得見道。彼又以證諸法離戲,離煩惱修斷垢故,得修道二無垢地。心離生滅,本來已具,依師加持之光,而現證故,謂爲得發光叁地。于彼離根之證,出生佛之一切功德,成就利生,故得所謂焰慧四地,以彼空悲雙融了證,煉淨諸難淨者習氣垢故,得名難行五地。上品離戲,以增上之證,輪廻涅槃二者,無生現行故,得所謂現行六地。繼自他輪寂一切和爲一味之下品一味,于續生起,及以彼雙融證,遠離著于偏空之二乘地。或由遠行令與唯一經行道八地聯系故,得遠行七地。中品斷執持根,于續生時,彼一切二法,悉現爲本元自明,不爲執異之想所動,故得所謂不動八地。上品一味,後顯現爲虛幻,彼若于續生起,于彼雙融之證娴習,修生之功德具備已,四無礙解等功德善聚,一切出生,故得所謂善慧九地。
既證離能修所修之下品無修,于續生時,佛一切大功德,如雲布起,故首得所謂法雲十地。中品無頓握任運已成本位,所知障根本清淨,遂得十地內之所謂流盡不共道。刹那不識無念體性之取惡處垢,及一切所斷悉斷,所證全證,子母光明合一之上品無修。若于續生,則得究竟道十一普光地圓滿佛位矣。
若約與地配合,叁專一爲資糧道與加行道。離戲叁者,爲七菩提分見道,初歡喜地。一味爲修道,八聖道分九地。無修爲究竟道,十一普光地,亦有如是配合說也。[2]
注釋:
[1] 參看《祝拔宗契合俱生大手印》。
[2] 參看《了義海大手印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