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持密宗要穩妥

  修持密宗要穩妥

  陳士東

  讀了鮑小冰先生《修習藏密談體會》(《氣功》1996年第7期)一文,感到有許多不妥之處,今一一提出以論述之,同時談一談有關密學的理與法,望大家閱後能得到一些啓發。

  首先,須要指出的是,雖然密宗與其他宗派有著許多相同處,但不同之處更是有之,這些不同處完全有賴于密宗殊勝之見地,故佛陀于《叁相明炬經》中對密宗定義爲“一義亦不昧,方便多不難,利根爲主故,真言乘最勝。”密宗教法突出的特點是,對于修持者嚴格地要求,對于法門編排得次序井然,對于果位的真實證悟,除密宗外無其他可以做得最合體。自古迄今,密宗上師收門人弟子,一般都要求弟子觀察上師一段時間,直到弟子認爲可行才許拜師,而不是見面磕一個頭就拜師。現今有些學密者即常犯此過,聽說何人有名就去拜師,不論這個人的學問及功夫,這個人若是在以盲引盲,那麼後果則不堪設想。名師不等于明師,這個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有的人就是不慎重,結果造成一無所成。選擇上師要有怎樣一個標准呢?《經莊嚴論》雲:“知識調伏,(一)靜,(二)近靜,(叁)德增,(四)具勤,(五)教富饒,(六)善達實性,(七)具巧說,(八)悲體,(九)離厭,(十)應依止”。如今之世,全具十德者甚是罕有,然至低限度亦應具備圓滿德相八分之一者方堪爲師(有關詳情,請參閱拙著《師徒法論》之《擇師法頌》)。只有弟子對上師有了一段觀察,觀其言與行都無差錯,再加上一個緣份方可拜之,這樣學法對于上師才能具足正信。另外,上師也要對弟子考察一段時間,看一看這個人是否合格做自己的弟子。當今之世,有的學法者好高鹜遠,不能安心從一師學法,舍明趨名,這類弟子是不堪受法的。蓮花生大士曾深切地指出:“我之大法,如抓毒蛇頭,掌握得好可取蛇膽,掌握不好則會被其反咬一口。”收徒不慎,妄傳大法,如授人以烈藥,不如法服則有副作用也。做爲學法者,亦須具足叁德,方堪聞法修持。四百論雲:“說正住(一)具慧,(二)希求,(叁)爲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有關詳情,請參閱拙著《師徒法論》之《事師法頌》)。在此前題下,就有了一個弟子學法難(上師難遇),上師收徒難(根器難尋)的問題,這正是鮑先生所提出的第二個觀點。若是有心解決,尚須大家溝通,找出好的辦法,但決不可退而求其次,胡亂改動大法這是決不可行的。鮑先生認爲改本尊相應爲與宇宙相應,認爲是解決本尊問題的一條途徑。此說犯有極大的錯誤,設今人不能得大成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法者不能與本尊、上師感應道交。上師思念弟子爲加,弟子思念上師爲持,無相互心印印心焉能有加持?持松阿阇黎密林《密教通關》去:“言密宗者,即以叁密爲宗也。”叁密爲身、口、意(就修身而言,就法門而言爲金剛、時輪、易行叁乘),身密爲身印及手印,口密爲真言密語,意密爲觀想。觀想本尊、上師相應與宇宙相應是不同的,與宇宙相應,只會落入采氣聚能之流,而不能證得無生法忍,爲什麼今人只能修成“氣功師”而不能修成“佛”,這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嗎?練過密宗法門的人和從未接觸過密宗的人,在同時觀看一幅本尊或上師的畫像時,其感覺是不一樣的,未接觸過密宗的人可能會去欣賞這幅畫的藝術境界,評論其色彩、線條及比例的運用,而練過密宗法門的人則會感到此時氣感加強、脈輪旋轉、明點放光或拙火上升,這個境界是修持境界,非一般凡夫所能觀出的,藏密本尊相應法如“花教藥師修持法”就是加強人的這種感應能力。本尊的法力來源于法界,但這種法界力非是一般凡夫所能調動的,而修本尊法則能調動法界力,因本尊盡虛空遍法界,乃法界力之核心故。不經本尊、上師而謂自己能調動法界力,可與法界相應,此是虛妄之語,若有能調動者,乃是成就法身之修持者而非氣功師和凡夫,凡夫若謂與法界相應,此爲狂言也。

  本尊既盡虛空遍法界,又有何難求哉?難者乃與之相應也。然要與之相應亦無不能,須先與上師相應,上師乃本尊之攝受者,與之相應即與本尊相應也,故藏密法門均以上師相應法爲本尊相應法之基礎。鮑先生由于不明此理,只以內地本尊像難見到便勸人退而求其次,是自誤誤人也。另外,本尊像于內地亦不難見到,傳法之上師手中均有本尊像,寺廟中又不乏塑像,何難之哉?難者乃學法之人不用心也。鮑先生說:“內地學員對本尊的印象模糊(不象在西域等地的寺廟裏一般都供有本尊法像)”。首先,鮑先生用“西域”二字就十分不妥,西域非西藏,不可含糊用詞。一般來說,古代所謂之西域,所包括的地面是廣大的,漢朝時候,我國甘肅玉門關和陽關(在甘肅河西走廊的西頭)以西、蔥嶺以東、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都叫做西域。事實上,這還只是從狹義上說的,從廣義上說,西域包括蔥嶺以西更遠的地方。玄奘法師于貞觀叁年(629)秋間離高昌西行求法,經曆西域各地,歸國後寫成一部《大唐西域記》,內中便道出了一百叁十八個國度。從漢唐時代的古都長安,達到安息(波斯、伊朗)、指菻(東羅馬、拜占庭),勞動人民將中國絲織品運輸到遙遠的國度,這就是貫通歐亞的一條絲路的由來,這條絲綢之路通向西方世界,因此古代就把沿途所經統稱之爲西域,故西域有國境以內和國境以外的區別。在我描述了西域廣闊的地域後,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看出問題來了,這麼多的國度都是信仰佛教嗎?都建有寺廟嗎?尤其是佛教中的藏傳佛教?鮑先生說“西域等地”,加上這個“等地”,這個地域該有多大啊!而他說西域等地的寺廟裏一般都供有本尊像,這便使人感到從中國的新疆、甘肅往西一直到波斯、伊朗、東羅馬都建有寺廟,都供有本尊像。這使我這個深爲中國佛學文化昌盛而感到自豪的中國人有些不安,那些伊朗、東羅馬、波斯等國家信仰的異教像何時成了佛家的本尊像了呢?內地寺廟雲集,難道還不如伊朗、東羅馬多嗎?其實,據我所知,即便不雲伊朗而單論我國之新疆,寺廟盛亦不及漢地,其大部分多崇伊斯蘭教也。據一些資料分析,西域諸地信仰頗雜,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襖教、婆羅門教、印度教等,如波斯信仰的是襖教,伊朗信仰的是伊斯蘭教,東羅馬在早時信仰的是景教,系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就是古時的佛國印度,現今信仰的也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和婆羅門教,佛教在印度已沒有昔日之盛了。先賢曾授記說“東土乃出大乘之士的國度”,故我們說現在真正的佛國不在其他處,而在中國,尤其是西藏地區。還有,本尊與上師也不盡然相同,上師多指爲現世的老師或古代大德,本尊則可是十方叁世諸佛,也可是諸大菩薩、金剛。鮑先生說內地人對本尊像模糊,原因是內地寺院少有本尊像,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內地寺院均供有佛菩薩像,佛菩薩均爲本尊,怎麼會少有呢?且不談內地密宗盛地如山西的五臺山(顯密共居)、北京的雍和宮(內地藏傳佛教著名寺院)、西黃寺(現爲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承德的普甯寺、須彌福壽之廟、普樂寺等外八廟(外八廟融合了蒙、藏、漢等建築風格,堪稱清代寺廟建築精萃),單就我故鄉朝陽市就有密宗寺廟十余處,本尊像百千尊,完全有像可觀,有法可依。如朝陽佑順寺,爲遼甯規模最大的藏傳佛寺,乾隆帝曾駐跗于此;朝陽北塔,系不空叁藏後輩弟子所建,代表金剛界學術特點,屬國家重點文物,有“東北第一塔”之稱,塔內發掘之方形金塔、六角形鎏金銀塔及密宗經文與灌頂法器等上千件重要文物,是我國宗教考古上一次重大發現;惠甯寺亦是規模較大的藏廟,從乾隆叁年始建至一九五五年的二百多年間,先後迎請了西藏、青海、蒙古等地九位活佛;另外還有*輪寺、萬祥寺等藏廟,每年均有佛事活動。其他地區,如北京、沈陽、浙江、上海、西安藏廟建築亦是不乏其數,北京有妙應寺,嵩祝寺(清代章嘉活佛駐錫地)、五塔寺;沈陽有實勝寺(清入關前盛京最大的藏傳佛寺);浙江杭州市靈隱寺南的飛來峰,有元代造像即密宗佛像,寶成寺(寺後崖壁上有元至治二年刻的大黑天像)、千佛寺(法海喇嘛興建);上海有覺園(內有功德樓,爲班禅大師紀念堂。屈映光、湯芗銘等上師在班禅大師指示下,于此成立研究藏密的團體——菩提學會。文革時期,覺園由房管部門接管,1988年佛教協會重新接管該處,近已恢複弘法工作);西安有廣仁寺(藏傳佛寺)、唐密祖庭大興善寺、青龍寺及臥龍寺(唐密大師惠果有臥龍之號故名)、法門寺(近年發現有唐密曼荼羅,因此聞名于世);天津獨樂寺,有我國最大泥塑之一的十一面觀音像。就拿鮑先生所處地安徽來說,我所知即有佛教寺院如天臺寺、龍興寺、琅玡寺、報恩寺、翠微寺、迎江寺、廣濟寺、寶勝寺、浮山(曆代所留摩崖題刻存483塊)二十余處。其中明教寺1980年以來重修,雕樟木佛像37尊,安徽省佛教協會會址即設于此。誠然,密宗修法確實重視本尊像的運用。如修拙火定有大黑天像做爲觀想,便易于成就。綠度母教示人們,人體有重要的“沈脈”,能掌握好則可控製生死而成佛,但如何掌握,就要靠修綠度母,關于如何修持,由于這屬秘密故不宜詳述,只對學者露一點消息,那就是修持者若精研綠度母像,也許會得到一些啓示。綠度母是噶當派(聖教)四個主尊之一,即卓瑪講古,阿底峽祖師對此尊法十分重視,我的上師在授我救度法時,也是由觀綠度母像開始的,我由觀像悟出了大概的救度法一些道理。

  但是,這些像也並非只僅存于西藏,綠度母像在承德便有之,大黑天則四川、北京、沈陽均有。及至今日,一些弘揚密法之士竟起,北京天作廣告公司曾印製大量影像照片以贈送結緣,真言文化公司也廣泛出售唐卡(康藏地區一些在喇嘛、巧匠,精選考究的顔料,在布上繪製的各種佛像,再經…

《修持密宗要穩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