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介紹兜率淨土法門▪P2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妙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信住行向地)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然大經之體用因果,必依毗盧 、文殊、普賢、彌勒,何也?梵語毗盧舍那,此雲光明遍照,在佛爲清淨法身,在人 爲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爲體者,直欲衆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梵語文殊師利,此雲妙德,在佛爲普光大智,在人爲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爲用者,則欲衆生明妙心而證大 智也。普賢者,德無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在佛爲真淨妙行,在人爲塵勞業用,華嚴以此爲因者,直欲衆生,翻塵勞而成妙行也。梵語彌勒,此雲慈氏,在佛爲補處 之主,在人爲數取之身,華嚴以此爲果者,直欲衆生,離數取而趣補處也。

  又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蒙彌勒菩薩接引,進入毗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給 予彌勒菩薩,于五十叁種偉大的佛法成就,由衷的贊歎。稱許如此偉大的莊嚴樓閣, 是住于如是等諸功德的聖者之所住處。彌勒菩薩也接著以一百一十叁頌的經文,向大衆贊揚、介紹善財童子的佛法修養,功德成就。其中並有五頌經文,是彌勒菩薩給善 財童子授菩提記的預言:這是五十叁參中的第五十一參,也是最後畢業一參的故事, 從此一故事,我們也就可以知道,彌勒菩薩在華嚴法門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法華會上,亦曾記載彌勒菩薩,在然燈佛弟子中,名曰求名。是人當時雖不甚精 進,但以種諸善根、福德、因緣,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贊歎。以 是因緣,乃能參與今此法華大會,爲發起衆之代表。並蒙釋尊授予菩提之記。補處釋尊之後,將來此土作佛,號慈氏如來。由此可知,彌勒菩薩,不是一位普通菩薩,而 是我們娑婆世界,候補釋迦佛之後成佛的一位「儲佛」之尊也。

  彌勒淨土與人間淨土

  彌勒上生經說:佛告優波離:「彌勒先于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 家出生。出家後,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演佛乘,普度衆生,得蒙釋迦世尊,授予菩提之 記。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至本生處,結咖趺坐,如入禅定。上生兜率天 宮。」同經又雲:「閻浮提人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閻浮提。示成示覺,應 化人間,使成淨土。」這是現代世界人類,所極盼實現的理想世界。祝願彌勒慈尊,早日到來!

  據以上各經所載,彌勒淨土有兜率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兩種淨土。彌勒的第一種 淨土,在兜率天宮內院,已如上說。第二、人間淨土之說,人們對它不無生疏之感。 此說早在民國初年,即已有太虛大師等,力加提倡,例如當時常見的兩句佛教標語,就有「弘揚大乘佛法,建設人間淨土」的說法。假設再向上推,則彌勒淨土法門,遠 在晉代,就有慧遠大師之師,道安和尚,倡導于前;繼有唐之玄奘、窺基諸大師,弘 揚于後。惜自趙宋以降,禅宗大興,彌勒法門,乃隱而不彰。迨至近代,又有弘教大德,如太虛、虛雲、慈舟、慈航諸大師,均加崇重,紛紛發願,以兜率淨土,爲上生 標的,並願追隨慈氏如來,下生人間,龍華叁會,普度釋迦佛法中,已種善根因緣之 諸苦衆生,並皈正覺,同建人間淨土。倘如再向上推,則此彌勒法門,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已有知名大德,如無著、世親等諸大論師,先後著論如以弘揚,使彌勒法門, 顯揚五天,及至法華會中,釋尊授彌勒以菩提之記,使之成爲娑婆補處之佛。彌勒法 門,早隨釋尊聖教,傳五大洲矣。若在寶島,經慈航法師等弘揚,向來不爲人知的 彌勒法門,亦得應時傳播,其傳法門人中有浩霖,印海諸大師,能繼師志,戮力宣傳 ,或開座演講,或流通遺教;太虛大師弟子,默如、演培諸長老,亦曾開演彌勒大成佛經,且有講記傳世。總之,彌勒淨土法門,人間淨土之思想,殆爲今日佛教學人普 遍重視,並力加弘演,成爲廣受歡迎之新思潮。

   往生彌勒淨土的具體修法

    發大乘菩提心

  上生經疏題序中窺基大師說;「諸天勝妙之處,佛經中介紹了很多地方,一生補 處菩薩,何獨求居兜率?」他解釋說;「知欲樂之滿足,容易養求厭離心,同時此天 ,也有菩薩居中勸化故!上界、惡趣,既無佛現,不如知足故,叁際諸佛,皆同住故。

  兜率淨土,利益如是,故應發大乘心,求願往生。何況求生兜率淨土,修行方法 不難,欲求速成菩薩道者,應以此土爲皈依處!茲特簡介修行方法如下:

  經雲:「若有比丘及諸大衆,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爲彌 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戒,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 ,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這段經文,佛從心行方面,提示的修法:一、是意業方面的修法,這也就 是發大乘心。其一、樂生天者,爲得親近彌勒慈尊故。其二、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 求大菩提果,必于大菩薩所,聽聞大法,修勝行故。其叁、欲爲彌勒作弟子者,願于濁世,作善利行,效彌勒慈心,廣救濟政。

  二、作是觀者下,是屬行修方面的啓示,修行應從持戒做起,所以佛要修彌勒淨 土法門的行者,應從合手人倫道德的方面著手,所謂五戒、八齋、具足戒、都是維系 身心,遠離惡業的修法,身能持戒,心就不放逸,而精勤道業,但菩薩所以修行,旨在救度衆生,所以爲了接近衆生,不求斷于煩惱結縛,所謂「留惑淵生」是也。但身 口意叁方面的十善業,是要認真修持的,因爲這是生天的基本要求。

  以上經文所示,是佛指示我們起修的心、行准備。使我們有了正確修行認知後, 再來提示正式修行方法。

  修往生淨土行

  上生經雲:「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 以衆名香、妙華供養,行衆叁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 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系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功德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蓮 花上,結跏趺坐,彌勒菩薩,放光接引,花開見佛,得聞佛乘。」

  文中自「精勤修諸功德至讀誦經典。」爲六事修行法,其第一事,修諸功德者, 窺基大師謂「即供叁寶之敬田,孝順父母師長之恩田,及布施貧窮之悲田等叁種福田 所作業。」修菩薩道者,修此叁種福田,自然會得莫大的功德。第二、即「堅持諸戒行,自住軌則」等,行者若能于所受五戒、八戒、具足戒等,依律嚴持,自能具足威 儀,心不妄動。第叁、即修饬道場,使整潔莊嚴,令人見之生恭敬心。第四、香花供 養,是爲對佛菩薩表達敬意,人能廣修供,自能增長福德,第五、叁昧正受,皆正定攝,此之正定,從聞思修得,行者心注一境,離諸邪妄,智慧生矣。第六、讀經乃修 慧必具之行,蓋經诠慧學,不讀經無由增慧解,舍此慧解,欲悟諸法真理,難可得也 。

  綜上六事,修諸功德,布施行也,不缺威儀,戒學所攝,行叁昧、入正受,則定 學是,讀誦經典,乃慧學也,叁無漏學具足,福德智慧增上,是爲往生淨土,上品資 糧!加上念佛形像,觀想念佛也,稱彌勒名,持名念佛也、正行功夫于焉具足,正助行兩皆清淨,彌勒慈尊,放光接引,自是順理成之事矣。

  釋疑

  有人問我說:法師!大家都修彌陀淨土,你爲何獨倡彌勒淨土?我說:佛法以應 機爲要,默觀今曰世界,衆生苦難日深,亟需簡易方便的佛法,來加以救度。彌陀法 門雖好,但必信願行叁資糧具備,正行、助行無差,乃能蒙佛接引,不若彌勒淨土,祇須衆生「薄淫怒癡,不厭生死,樂行六事法,願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者,欲爲彌 勒作弟子者,當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彌勒,蒙佛接引。」兩相比較,往生彌勒淨土 ,豈非太容易嗎?今人大抵叁毒熾盛,首先要其念佛至一心不亂,即不容易做到,何況還要虔修善根、福德、因綠之助行?所以我以爲修彌勒法門,較爲應機。

  還有:我前面已說過,一心不亂,非人人能做到,而且一心不亂,只是正行,還 有阿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助行,你有沒有注 意到啊!一個普通人,要他具備多善根福德因緣,談何容易?

  另外,我選擇彌勒淨土,主要是勸人依大乘佛教,「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其 真正用意在此!我總覺得彌陀淨土,在「勸發菩提心」這一方面,似嫌不夠積極。根 據地藏經來說:地獄衆生,一曰一夜,萬死萬生。如果等我們在極樂世界修成功了,再回來度他們,那不知道那些苦衆生,變成什麼樣子了?尤其下品下生的行者,往生 極樂淨土之後,要在蓮花中待十二大劫,方能花開見佛,聞法修行,待他成功,又不 知要經多少時間?所以我爲了使大家發菩提心,早一點修成功,好在娑婆世界,救度苦難衆生,所以進修彌勒淨土。何況,現在我們跟隨彌勒菩薩修行當中,也就可以自 利利他,隨時發願,救度地獄罪苦衆,不需等待自己修成功,再來度衆生,比較適合 大乘佛教的菩薩發心的精神,所以我幾經思考,才決心選修彌勒淨土的。同時我也誠願大家,同來修彌勒淨土。

  要訣到彌勒淨土的優點,除上面所介紹者外,還有以下幾點,我也來介紹給大家 吧:一、佛經上所到淨土有多種:或在東方,或在西方,或在上下十方,距我們娑婆 世界都很遙遠,唯有彌勒淨土,同在娑婆,且在欲界第四天,與我們太接近了。二、他種淨土,泛攝十方衆生,唯有彌勒淨土,專攝娑婆衆生。叁、他種淨土,或修完菩 磋道得生,或修完聲聞道得生,唯有彌勒淨土,則祇須由人道修持叁皈、五戒、十善 等善法,即可往生。行人往生之後,將來還可隨彌勒菩薩,下生娑婆世界,成就人間淨土。彌勒淨土優點尚多,吾人修行,當然擇優而易行之法門,以取速成正覺爲期求 了。

  基于以上種種方便,所以我選修彌勒淨土,我也誠懇地介紹諸方道友,同修彌勒 淨土,將來共同在彌勒菩薩領導之下,完成建設人間淨土之本願!南無大慈彌勒菩薩 !

  

  

《介紹兜率淨土法門》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兜率天宮介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