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覺醒——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辜隱
生:幾個月前,男朋友曾提議要分手,當時心裏很震驚,很難過。交往了一段時間,感情很好,但是常常在觀念上很分歧,意見不同;我想跟他溝通,卻常常覺得很挫折,對于兩人的關系很擔心。現在他提出要分手,卻很難接受!我該如何是好?
師:你是舍不得這份感情或是覺得受了傷?
生:兩樣都有。
師:關系的結束、消失常會打擊人的自信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差,所以人家不要我了!或是心有怨恨,覺得自己付出那麼多,卻徹底被拒絕了!你對自己了解嗎?你所學到的佛法對你有什麼作用?
生:剛開始很混亂,佛法根本用不上,直覺反應就是設法挽回我們的關系,後來情緒恢複穩定,冷靜下來之後,我開始用我所學的中觀思想去觀照。
師:怎麼觀照?
生:我很理智地面對我們的關系:我是第一次談戀愛,有著美麗的憧憬。但是相處愈久,發現問題愈多。但我還是相信在感情的相契之中,可以化解很多歧見。現在我必須承認:感情畢竟也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緣滅是很自然的。
師:思想的差距不也是因緣所生法嗎?即使夫妻也會意見不同,觀念不同,不是嗎?爲什麼觀念不同就一定要分手呢?
生:也許是不能包容、不能尊重吧!
師:其實感情關系的緣起是很複雜的,其中還牽涉到雙方的互補性,要彼此相互欣賞對方才有吸引力!在一起不等于幸福,分手也未必是打擊。如果心靈成熟,對感情或許就沒有非有不可的渴望了!
生:我現在已經比較釋懷了!不再執著非要在一起不可。但我還是很希望知道,在感情、婚姻關系中,如何更和諧地相處。
師:婚姻關系有著前世今生的因緣的糾纏。如果雙方都能有所覺醒,化俗情爲道情,不沈溺在世俗的貪愛,以婚姻爲道場,學習用慈悲心相待,用禅定安定身心,用智慧化解分歧,那麼家庭就是心靈成長的道場了!
生:如果對方沒有這種心態,也沒學佛呢?
師:單靠一方,那就難了!至于己婚的學佛者,也不要太悲觀,自己在佛法上,身、口、意的表現上,如果有進步,多少也能影響對方,甚至引導他來學佛、成長。
生:如果對方沒有責任感,沒有上進心,還有家庭暴力、各種惡習,甚至外遇,是否要考慮分手?
師:中觀講無自性,一切法緣生緣滅,並沒有絕對的既定立場。對婚姻也應該用智慧和慈悲來處理。如果對方確實是一無是處,帶來難以改變的痛苦、折磨,因而覺悟自己當初識人不明,只因被感情所迷惑而陷入困境,自然有權選擇走自己的路。婚姻畢竟不是人生唯一的路,只要設法在經濟上、精神上獨立自主,單身甚至出家又有何妨?
生:老師贊成離婚嗎?
師:這當然是要由當事者自己理性地衡量來作決定,而不是憑著沖動、或賭氣報複來結束關系。婚姻遭遇困難,應該優先設法了解原因,改善關系,並且勇于請教專業人士,接受咨商、懇談,不要認爲那是很丟臉的事!根本之道仍在于婚前多一些智慧地抉擇終身伴侶,婚後多一些慈悲經營婚姻。共同承擔責任,一起創造生活的喜悅,在心靈上相互扶持,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卻都是須要努力才能做到的。
生:我看到很多學佛的配偶之間溝通很差,常常忽略對方,爲什麼會這樣?
師:既然要對一切衆生慈悲,何不把自己的配偶、親人作爲慈悲的對象,用同理心、覺察心,用心對待呢!這不是染著而是菩薩行呢!
生:說的也是!
摘自《正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