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清淨慧 皆依禅定生(吳明)

  無量清淨慧 皆依禅定生

  吳明

  

  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叁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叁者智慧;是則名爲叁無漏學。約功用言,叁者各有其用,如《成實論》說:“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約先後言,叁者次第相生,如《楞嚴經》說:“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聲聞修學四谛,緣覺修學十二因緣。大乘佛法,菩薩修學六度。小乘叁學,大乘六度,無不以“增上定學──禅波羅密”爲中心。《大品經》曰:“菩薩從初以來,住禅波羅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場,成一切種智,起轉*輪,是名菩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圓覺經》曰:“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禅定生。”天臺二祖慧思禅師《諸法無诤叁昧法門》曰:“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禅定生。”東密龍猛菩薩造《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說叁摩地法,于諸教中,阙而不書。”藏密宗喀巴大師著《菩提道次第略論》曰:“經說叁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大小乘叁摩地皆于止觀中攝。”所以華嚴五祖宗密圭峰大師斷言:“叁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禅,離此無門,離此無路。”可見小乘之增上叁學,大乘之六波羅密多,顯教之明心見性,密教之即身成佛,般若乘之行願,金剛乘之修法,均修持禅定。蓋佛法之根本在般若,而般若之證得則在禅定也。所謂佛學,實質就是戒、定、慧叁無漏學;所謂學佛,就是持戒、修定、證慧。由持戒而生定,由修定而證慧,由證慧而成佛。

  戒——止惡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資定

  定——息慮靜緣——經藏所诠——依定而發慧

  慧——破惑證真——論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戒爲修定之基礎,慧爲修定之成果。故叁無漏學中,定法實爲戒慧二法之中心,亦爲全部佛法修證之基礎。蓋由定而使戒體莊嚴,慧用通明,八萬四千方便法門,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攝。所以佛教,無論大小乘、顯密教、性相宗、漸修頓悟、易行難行、自力他力,無不歸宗叁學,而叁學亦無不融攝各宗。一切法門均須從般若上起修,一切修持均須從禅定上求證。佛法之真理即爲般若,修持之方法便是禅定。叁學終極,自然圓融,即戒即定即慧,無一法而非戒,無一法而非定,無一法而非慧。此叁學圓融與圓融叁學之妙行,即觀照般若與實相般若之行證也。然亦須次第修行而入圓融,以圓融觀照從次第修行也。

  編者附言此文系作者《佛法禅定論·甲篇序論》之《緒言一》。該書約50萬言,正在撰寫中。本刊特將《緒言一》中論及禅定重要性一節先行刊布,以飨讀者。

  禅刊 1991年度第一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