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與現代智慧環境
元山樵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智慧環境,一國家有一國家的智慧環境,一民族亦有一民族的智慧環境,一個人同樣有其一個人所獨有的智慧環境。每一種宗教或文化在不同的智慧環境中,都必須有其相應的新形式和新風格,才能繼續存在和發展。那麼,禅宗──印度佛教在中國的智慧環境中經過吸收消化而開出的奇葩,在現代智慧環境中以什麼樣的形式和風格承繼和發展才最爲相應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智慧環境以及現代智慧環境具有什麼特點。所謂智慧環境,就是由生産工具、技術、生産規模、物質財富及生活消費等物質因素和知識文化、思想道德等精神因素所組成的複合體。它對生命個體或集團實體的影響力是生動活潑的。那麼現代智慧環境有些什麼特點呢
智慧環境在物質方面的體現就是物質文明,在精神方面的體現則爲精神文明。現代自然科學飛躍地進步、物質文明高度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不必贅述;但在其背後卻存在著諸多隱憂;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不平衡;二、通貨膨脹;叁、軍備競賽;四、恐怖主義破壞力的提高;五、能源危機;六、政治上的極端主義;七、生化和激光武器的研究開發;八、經濟崩潰的可能性存在;九、東西方及新舊文化、道德觀念的相互激蕩。總之,目前正在經曆一次巨大的社會變革,而暴少犯罪、精神疾病、社會紛擾、孤獨感、性的放縱和宗教狂熱也必將伴隨在變革的過程中。現代智慧環境中明顯的和令人不滿意的副作用,使得人們對現代文明以及那些認爲知曉如何指導現代文明的人的盲目信任開始動搖。同時,人們感覺到自身欠缺內在的平衡,因而在追求物質豐富的過程中,精神上、道德上和思想上都日益顯得貧困。這就是現代智慧環境的特點。
現代智慧環境如此不協調,那麼耕雲先生提倡的安祥禅會與現代智慧環境相應嗎
何謂安祥
安祥就是生命體充實、和樂及內在與外在相統一、相協調的一種心態。正如耕雲先生所雲:從法的直接感受來說,安祥就是法的現量;從禅所追求的人生底蘊而言,安祥就是禅的生命;從人生底的受用來講,安祥即正受;就生命藝術而言,安祥則是契合實相、離諸相對、揚棄一切二元觀念的最高生活藝術;就人生與幸福關系而言,安祥便是幸福永不枯竭的源泉。
何謂安祥禅
簡單的說,就是獲得心態安祥的方法。禅字是“禅那”兩字的簡稱,“禅那”是印度語,舊譯“思維修”,是思維修習的意思。相傳禅宗出自摩诃迦葉尊者,後來由迦葉次第傳于菩提達摩是爲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于梁普通七年來中國,成爲中國禅宗的初祖。至慧能六祖,禅宗大盛。禅宗的特點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而安祥禅則爲耕雲先生針對現代智慧環境所提出的現代禅。它的形式與風格同過去的禅相比有何不同呢
耕雲先生在《安祥集》中已作出回答,即安祥禅偏重于入世,過去禅偏于出世,這是就形式而言;就其風格來說,安祥禅最簡單、最明了、最直接、最了當。
由于現代智慧環境的極不協調,如前所述,人們生活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爲生活而奔忙,匆匆複匆匆,人們已經不可能像過去一樣放著心去參話頭,也不可能死心塌地的去靜坐觀心。然而由現代智慧環境的副作用所帶來的人們精神上、道德上、思想上貧困,又多麼需要安祥的心靈啊!而耕雲先生所提倡的安祥禅不正契合人們的需求,並切實可行嗎
由此可見,安禅禅是祖師禅在現代智慧環境中的繼承的發展,它是具有時代特色的,它必將對現代智慧環境的協調和升華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安禅禅的廣泛宏揚和踐行,必將有助于全人類的和平、進步和幸福事業的發展,有助于祖國的繁榮昌盛;有助于人們精神生活的充實、和諧,美化人生意境。
禅刊 1991年度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