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指南(下)
(法)一行禅師
步步蓮花開
當藝術家或雕刻家完成一幅或一尊佛陀端坐在蓮花上的佛相時,它不僅只表達了他對佛陀的敬仰,而是盡其所能地來表達佛陀端坐時其內心的狀態:一種完全平和、無上幸福的狀態。我們一天都禅坐好幾次,但我們之中卻很少有能夠坐得平和與自在的,很少人能夠像佛陀那般莊嚴地端坐著。我們大多數在坐過一段時間後便不耐煩,就宛如坐在熱氈上一般。不管佛陀是坐在草地上或岩石上,他看起來都像是安坐在蓮花上一般地甯靜。
當我初入修行之門時,我的師父教我在禅坐前先思惟這樣的念頭:“正身端坐!當願衆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只有我誦完上述的偈語後,才緩緩坐下。這便是學習像佛陀一般端坐的方法。
我有個忠告給淨土宗的信徒,那就是:當下此刻就要端坐在蓮花寶座上,而不需要等到往生淨土時。要在每分每刻于蓮花中重生,而不需要等到瀕臨死亡時。如果你能體會到在此刻便能重生于蓮花中,而此刻便能端坐在蓮花上,那麼淨土的存在對你來說將不再置疑。步行也是相同的!佛陀的誕生經常被描給著他踩在地面最初的七步,每一步在其足下都生起一朵蓮花。我們也應該讓我們平和的步伐引生朵朵的蓮花開放。下回,當你行禅時,請試著看清當你踩在地面上的每一個腳步所引生的蓮花,一如剛誕生的佛陀那般!別以爲這種觀想是無益的,如果你的腳步是甯靜的,那麼這些綻花的綻放便是具有價值的。你便是佛陀,並且其他的每個人也都是佛陀。這不是我捏造出來的,而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他說衆生皆有覺悟的可能性(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練習行禅便是練習生活在正念中。正念(定)與覺悟(慧)是一體的,覺悟(慧)引生正念(定),而且正念(定)也引生覺悟(慧)。
不可思議的是行走于地面
以自在、平和的心來行走于地面上是不可思議的。有些人說只有走在燒紅的火炭上、或走在釘上、水面上才是不可思議,但我發現單純地走在地面上才是不可思議的。當Neigemarchand把“TheMiracleofMindfulness”這本書翻譯成法文,以“正念的奧妙”爲其書名,我非常喜歡。
想像你和我是兩位太空人,已在月球上登陸,並由于太空船的引擎壞到無法修複的地步,而發現我們無法回到地球上,且在地球的控製中心派遣另一艘太空船來搭救我們前,我們的氧氣便將用盡,並僅剩下兩天可以存活,那除了想返回到可愛蒼綠的地球並肩而行外,你我能想到什麼才能使心安住于平和與無憂之中呢?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會真正了解踏在這蒼綠的地球上的腳步是多麼地寶貴啊!
現在,讓我們想像自己是那些有幸得救的太空人,讓我們慶祝能再度行走于這可愛地球上之幸福與喜悅吧!在我們的每一腳步中來展現這份不可思議吧!我們的每一步都是一朵蓮花的綻放。
持續這樣的練習,並覺知你的腳步正在創造種種奧妙。擺在你眼前的世界是奇妙無比的。有了正確的知見及思維,你將可以踏出在這地球上最無上幸福的腳步。
每一步都要清楚覺知它是踩在地面上,而且是在廣大的地球表面,並要清楚地看到這是何等不可思議地存在我們周遭!
在行走時,注意腳下你所將要踩下的地面位置,並在踩下時,專注地體會你的腳、地面及其間結合的關系。請把你的腳步想像成國王的玉玺一般。在這禅修大廳中,當你行禅時,要記得以“國王的印玺”或“大地湧現”當做行禅所觀想的主題。
選擇一個專注的對象
正念與平和是行禅的目的,因其需要覺知,所以我們使用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數數及含笑。這四種要素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力量,他們就居住在我們身內,並顯示著那覺察與全知的心之存在。
透過行禅,我們發現了Niem和dinhNiem代表正念(mindfulness),dinh代表專注(concentration),兩者合在一起則指心處于穩定且集中的狀態--此時心無沖突、分散,而且覺知是隨時處于正道之上。
要擁有寂靜與平和,你無須同時具足呼吸、數數、行走及含笑等四種要素。有很多時候是只要步行便足夠了,但如果正念在步行時難以維持,那麼便要使用其他的一、兩種要素了。
每個人都能統合協調步行、呼吸及數數,但如果對其中一項過于注意,如步伐,那麼對呼吸及數數的覺知便會比較薄弱,就像開了暖氣機後的燈泡一般。不過這樣就可以,只要你繼續維持對你的腳步的覺知。
你可能會問:假如我將所有心力全放在觀察腳步或行走時在腳步下所綻放的蓮花等這些事物上,那我怎能去體會到其他正在發生的奧妙呢!如沿路的竹林、風的移動或帶著香味的稻田等。的確,當你專注的範圍愈大時,你專注的焦點便會變得愈弱。要是你選擇蓮花,那就只對他們專注。如果你選擇大地,那就專注在它的顯現。只要你的腳步一踏在地面上,大地將像魔術般地自這些腳步下出現。你將可同時察覺到你的腳步與大地兩者。
如果你願意去享受稻香、竹蔭、青草或雲朵,那就停下你的腳步。然後保持你對呼吸的了了分明,讓自己同時享受這一切。在唇上綻露微笑,且自然地保持它。一會兒後,再繼續你的步行,回複對你的腳步之專注。
以文字取代數字
在保持對呼吸的覺知上,你可以用字句來替代數字。例如,若你呼吸的韻動是3-3時,而且你是觀想腳步下所生起的蓮花,那你可以對自己默念“蓮-花-開,蓮-花-開”。若你呼吸的韻動是2-3時,則你可以默念:“蓮-花,蓮-花-開。”如果是觀想大地的人,3-3的呼吸韻動可以默念“這-綠-地,這-綠-地。”5-5的呼吸韻動則可以默念“走-在-這-綠-地,走-在-這-綠-地”或是5-6韻動的可默念“走-在-這-綠-地,我-走-在-這-綠-地”等。
找一些配合你的腳步的字,就像找一些數字一樣。對淨土宗的信徒,佛的名號可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4-4韻動的人),或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對6-6韻動的人)。這個方法對那些單音節語系的人們是簡易的。然而,我也曾看到過西方人將其成功地應用在他們的多音節文字上。他們使用一些句子如對6-6韻動的人說“Walk-ing-on-the-green-earth,I-Walk-ing-on-the-green-earth”。這些字句可將呼吸與腳步連結起來,並同時導致大地的升現。
人類的未來決定在你的腳步
當你行禅時,請以自然的方式來行走。你無須合掌也無須扮個嚴肅的臉。在公園中或沿著河岸,選一條空幽的道路。如果是在禅修中心的話,那你隨時都可行禅,因爲大家都知道你是正在行禅,所以也就不會去和你打招呼而幹擾到你。如果是在路上你遇到某人,你只消在胸前合掌即可,然後繼續前行。
當我住在法國的Secaux時,我習慣清晨與傍晚來行禅,鄰居的狗常會跑出來並且向我咆吠。當我停留在紐約Tremper山的禅學中心時,我帶領美國的學禅學生行禅,有一天早上,有只狗也是對著我們咆吠,因爲美國的狗和法國的狗都不習慣于人們沈靜且緩步的走路方式。如果你提起腳步快走,它們會認爲這是正常的,而不加注意。我告訴這些學生:“明年如果我再回來和你們一起行禅,這條狗在我們經過它時,將不再對我們咆吠,因爲它將對這一年中你們每天的行禅感到習以爲常,並對你們專注地行走的方式熟悉。”每位學生都同意我的說法。我想我們走路、站立、坐下及觀看事物的方式絕對會影響動、植物的。就是因爲我們殺害它們或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它們才會絕迹的。生態的破壞,現在則反過來傷害著我們。像被汙染的飲用水及空氣已經開始在人類的健康上取回補償的代價了!
現今,我們製造超出爲數五萬個的核子武器,已足以摧毀許多個如我們所能生存居住的地球。然而我們卻還繼續製造更多的核子武器,且好似這一切已無法停止下來。我們就像夢遊者一樣,不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也不知道將走向何處?人類能否從夢靥中醒過來則端看我們是否能以覺知及專注的步伐來行走。這就是爲什麼我說人類的未來,亦即這地球上所有衆生的未來,決定在你的腳步上的緣故。
讓我跟隨你的腳步走
越戰造成越南人民身體與心靈上莫大的傷害。有很多佛教徒喪失了一只手,而再也無法合掌來向佛陀問訊或彼此相互問訊。有很多人喪失了一條腿,而再也無法以蓮花座或半蓮花座的方式來坐禅,且再也無法實行行禅。去年,就有這樣兩個人在結夏安居的期間來到PhuongVan寺禅修。我們必須替他們找出不同的方式來供他們禅修。當別人都坐在禅修大殿中木質地板上的坐墊上時,他們卻坐在置到大殿角落的椅子上。我向他們展示如何在坐墊上來實踐行禅:先挑一個實際正在行禅的人,並且跟隨著他了了分明的每一個步伐,最後與其結合成一體。以這個方式,他們也能在木質的地板上踩出平和甯靜的步伐,雖然他們無法走路,他們也能從他人的步伐中踩出朵朵蓮花。這兩個學生以這種方法一開始便做得很成功。在第一堂課中,我看見他們的眼眶中泛著淚光。
你有雙手與雙腿,你能如蓮花含苞般地合掌,你能很簡單且舒適地行禅及坐禅,所以要認知你所擁有這麼好的福報。要成爲一個正念覺知的行者,爲你自己及爲那些坐在椅子上,而跟隨你腳步的朋友好好行路。你可知你正爲很多你的同伴們行走著!
爲了尋找和平而走
雖然自己一個人行禅較易于專注及覺察,但你也能和另一個人保持沈靜地一起行禅。每天清晨我都起得很早來行禅,而且在這一天中只要一有五分鍾至半個小時的空閑,我會再用來行禅。行禅能帶給我和平、覺知及極多的喜悅。讓我們將地球上的每一條道路轉化成可以行禅的道路…
《行禅指南(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